第5章 要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1 / 2)

川省、雅安、阿坝州。</P>

“翻雪山是死,不翻雪山还是死。”</P>

“死在冲锋的路上我认,但是被活活饿死,那可就太憋屈了!”</P>

“咱们团长明明有办法,政委偏偏不让团长去筹集粮!”</P>

“政委是怕咱们团长冲动,他这么拼命阻拦,一定有办法筹集到粮食的,怎么可能让咱们的战士饿肚子?”</P>

“嗯!我们应该相信组织、相信上级,政委或许已经说服了当地百姓,明天一早我们就有粮食吃了!”</P>

“柱子哥,咱们先别聊吃的了,我饿……”</P>

“……”</P>

巡查过部队的政委。</P>

一夜之间。</P>

嘴上起满了火泡!</P>

在雅安这里,目前部队没有足够的群众基础,老百姓对于红军并不信任。</P>

即便是此前一部分同志展开工作较为成功,但所筹集到的粮草也都收到各自的队伍里,毛都没有留给姗姗来迟的171团一根!</P>

他也尝试着带着战士们前往附近的村镇筹集粮食,但当地的百姓防范心极重,更有富户家丁众多,一言不合就手持弓箭和土枪对峙!</P>

川中自古民风彪悍。</P>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P>

“抗战到底,始终不渝,敌军一日不退华夏境,川军一日不还乡!”</P>

更有父亲送给儿子出征前的训诫:</P>

“不愿你在我身前尽孝,只愿你为民族大义尽忠!”</P>

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誓言,没有任何华丽的词藻,却能让山河色变!</P>

在民族大义上,川中百姓绝不含糊!</P>

但是!</P>

红军部队在蒋秃子那里早已经被妖魔化,中央军与各路军阀围剿,信息闭塞的川民又哪里分辨得清楚?</P>

川西北地区的人口总数不过二十万人,川西北地区本来就不是富庶之地。</P>

恶劣的自然环境,农业生产能力本身又不强。</P>

在这一地区,还盘踞着土司等封建势力,他们掌握了大部分的生产资源,普通民众手中的余粮本身就不宽裕。</P>

与此同时。</P>

中央军胁迫当地的土司,不能出售粮食给红军。</P>

除此之外。</P>

国军部队还执行坚壁清野的政策,将红军所过之处的农田进行抢收,这更加恶化了红军的生存环境。</P>

在这种极度恶劣的形势下。</P>

川民们没有与部队主动爆发矛盾就算不错了,想要通过他动动嘴就把粮食搞来?</P>

门也没有啊!</P>

按照筹粮工作的四种途径方针:收买、借贷、乐捐、赔偿。</P>

前三种他都已经尝试遍了,根本就没有取得任何成效。</P>

很显然。</P>

李云龙也是清楚这一点的。</P>

所以李云龙就是摆明了想要奔着第四种赔偿去的!</P>

赔偿是指红军在进军过程中,如果遭遇了当地土司的攻击,在攻占城寨之后,土司要用粮食来抵偿伤亡的士兵。</P>

李云龙分明是打算以身犯险,用自己的命给战士们换口粮食吃!</P>

“唉......”</P>

政委在渐亮的天色中,望向远处巍峨的大山心情沉重地叹了一口气。</P>

夹金山!</P>

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人畜不敢攀!</P>

要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P>

一段当地流传的民谣,就是对夹金山恶劣环境最真实的写照!</P>

夹金山上终年冰封哨立,山上白雪皑皑,空气稀薄,气候变化无常,崇山峻岭,林木参天。</P>

垭口海拔4000多米,山上常年积雪道路,气候恶劣变化无常,就是轻微的声响都可能引发一场浩大的雪崩!</P>

想要强行攀越这样险恶的大山。</P>

无论是在当地人与中央军看来。</P>

毫无疑问是在痴人说梦!</P>

此刻171团已然粮食断绝,又面临这样难以逾越的天险......</P>

他们的长征之路......</P>

怕真是要走到尽头吧!</P>

“政委,多少吃点吧,您已经一天一夜没吃东西了,再这样下去,您的身体会垮掉的……”</P>

炊事班班长端着一碗野菜粥走上前来,看着面容憔悴的政委纠结半晌,终究是咬牙狠心开口道。</P>

“政委。”</P>

“团里连夜派出去的筹粮队都回来了,情况和昨天一样,没有筹到一粒粮食。”</P>

“咱们现在赶的月份也不好,能挖的野菜不太多,战士们饿得人心惶惶,现在团里已经揭不开锅了……”</P>

“我知道,有些话轮不到我一个炊事班长来说,但这都是战士们现在心里想说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