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珍贵的粮食,留给后续部队和当地穷苦人!?</P>
李云龙忽如其来的异常举动,不仅震惊了战士们,更是让政委目瞪口呆!</P>
和李云龙搭档的时间虽然不长。</P>
但对于名声在外的李云龙,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他自认为还是非常了解的。</P>
爱喝酒爱惹事、有了好处独吃独占、在部队里搞小山头、对上级经常不服从命令……</P>
除了一大堆缺点,优点自然也是有的。</P>
作为军人。</P>
李云龙性格刚烈,带兵打仗有勇有谋,对战友视为兄弟,一身侠肝义胆。</P>
但无论怎么说。</P>
在李云龙有限的优点里,绝不包括牺牲自己利益去救济他人这一项!</P>
李云龙的政治觉悟……</P>
怎么就忽然之间这么高了?</P>
171团全体战士和指战员,对团长的举动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P>
但最为震惊的。</P>
当属川中百姓!</P>
对于红军部队有多穷,耳濡目染的川中百姓,实在是太清楚不过了!</P>
穿的衣服勉强蔽体,要吃没吃,要喝没喝。</P>
就连武器如此重要的根本,一半以上的士兵竟然在用烧火棍、木枪代替!</P>
与其说这是一支军队,倒更不如说是一群有组织有纪律,危害一方的难民群!</P>
当然。</P>
危害一方这种说法,更多是源自于国军的宣传。</P>
自从红军部队到达雅安后,受国军舆论宣传影响,当地百姓表现出来的完全是处于半敌对的状态。</P>
在这种情况下,红军队伍在缺衣少食艰苦卓绝的情况下,却依旧能够保持着不扰民的优良作风!</P>
像171团这样,不仅对当地百姓之前的刁难不计前嫌,反而留给当地一些穷苦百姓粮食……</P>
这种心口如一,真真正正为穷苦人着想的举动,一时间让雅安百姓极为感动,印象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P>
战士们白米还没送出去多少,前来义捐的村民捐献的物资,反倒是生生把战士们的肩膀给压垮了!</P>
除了可以御寒的衣服鞋子外,更是有铜钱,法郎,甚至是银元!</P>
军民鱼水情。</P>
在这一刻展现的淋漓尽致!</P>
战士们身上有了御寒的衣物,对于翻越夹金山,毫无疑问是增加了又一重有力的保障!</P>
惊喜与意外的收获,瞬间令李云龙心情大好!</P>
尤其是把100多枚袁大头送到陈赶超手中,进行一番估价后,更是让他浑身汗毛孔都透露着快活!</P>
一枚袁大哥在当下的购买力,仅折合60元左右。</P>
而在后世,则是飙升到了恐怖的600元—1000元。</P>
整整翻了十倍打底!</P>
如果在陈赶超那里把袁大头换成粮食,粮食运来后再卖成袁大头,袁大头再去换粮食……</P>
完美无限套娃!</P>
难怪陈赶超敢说半年时间的分红好处,就能让他扩张到一个军,这恐怕是害怕吓到他故意往保守了说吧!</P>
171团全团整备完成,在乡亲们热烈的拥护和引领下,随即开拔!</P>
一场原本异常艰难的挑战,忽如其来的逆转形势,困难系数直接降级!</P>
有身手敏捷的战士利用镰刀与登山杖在前开路,紧随其后的战士则是挑选敦实的树木,用随身携带的绳索环绕套好,后面的战士手持登山杖配合绳索稳定前进!</P>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P>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P>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P>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P>
一首气势恢宏的《长征》,与其说是赞美战士们不怕困难的勇敢顽强精神,倒更不如说是战士们在长征路上,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真实写照!</P>
积雪</P>
冰坡</P>
狂风</P>
裂缝……</P>
上一刻战士们还身处烈日骄阳,转眼间已然置身于冰天雪地!</P>
一百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