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哥传说(1 / 2)

高考是刷题,考的是你见过的题型,能不能快速做完做对。</P>

足球也是刷题,考的是你训练里练过的上千遍反击,是不是能在高压防守之下快速的传出打进。</P>

武汉长江是弱队,所以他们每天练的都是跟成功率有关的事情。</P>

中场休息,胡义军在休息室里给球员挨个骂了一遍。</P>

青训平时练的就是基本功,很少有宏观上的战术讲解。</P>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球员一过二十岁就跟国外球员差一大截的原因。</P>

身体素质可能不差,但如何利用身体素质这块就差了。然后是战术意识、阅读比赛的能力又差了一大截。然后是对自己的自律方面,又差了一大截。</P>

一个圆桶装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子。</P>

武汉长江能踢国少5个球绝不是偶然事件,虽然那是大打小,但刘栋自信他的球员在战术素养方面,可以傲视任何一支丙级球队,现在嘛,嘿嘿,对于乙级队也可以傲视那么一nainai了。(这个量词你们经常用吗?)</P>

下半场比赛很快开始,山东队几乎全线压上,围着武汉长江进行进攻。</P>

低位防守,又见低位防守。</P>

作为罗瑟汉姆的姊妹球队,刘栋把波特的战术学了个十成十。</P>

除非你有巅峰期的梅西,c罗,不然你就别想撕开防守。</P>

马文哲和皮图都参与到防守之中了。</P>

助理教练艾思拉在场边大喊:“皮图,皮图,p2p你给我跑起来!”</P>

刘栋来到替补席:“18号热身好了吗?”</P>

众人齐刷刷的瞅向聚精会神看比赛的董方卓。</P>

董方卓还没反应过来,直到冯建章捅了捅他。</P>

“什么?”董方卓一个高蹦了起来,差点撞到替补席的顶棚,刷刷两下脱掉了身上的长袖运动服。</P>

“准备好了!”董方卓原地蹦了蹦,跳起来足有一米多高。</P>

队友们都看呆了。</P>

这就是传说中的脑袋以下世界级吗?</P>

“上场!”刘栋的表情看不出丝毫波澜,但他心里却是澎湃到无以复加。</P>

国脚前锋,我现在吆喝人家上场,人家还得乖乖上场踢球,我擦,我刘栋何德何能啊?!</P>

“替下范九龙跟陆北打双前锋,对方攻势很强,你注意回防,让陆北拖在前面。明白了吗?”</P>

“明白了,刘指导。”董方卓乖巧的点头,完全没有怒怼克劳琛时的霸气。</P>

刘栋想起了一句台词:关门,放狗。</P>

比赛第60分钟,在山东已经换上两名球员加强进攻之后,刘栋换人。</P>

“武汉长江队换人,9号范九龙下,18号董方卓上。”</P>

胡义军转动了一下有些麻木的脖子,看了一眼在场边跃跃欲试的董方卓。他想跟球员们说上两句,但话哽在喉头,却不知道说些什么。</P>

盯人?还是铲飞他?说的容易……</P>

董方卓从中线进场,直奔拿球的山东队后卫而去。</P>

几乎就是几秒钟的功夫就到了山东队后卫面前。</P>

我擦,你也太快了。</P>

传球!</P>

后卫赶紧传球。</P>

董-哈士奇-方卓,又奔向了另一个后卫。</P>

不能回传了,向前传吧。</P>

上场之后,董方卓不像一个前锋,反而像一个b2b中场,开始大面积的往复奔跑逼抢。</P>

六个多月,老子终于回来了。</P>

董方卓的灵魂似乎在适配一个完全陌生的躯体,让它去适应球场的一切。之前只是断断续续的踢了几场比赛,都是在七八十分钟才捞到上场机会,那时候武汉长江基本上已经锁定胜局了。</P>

他的战术威慑作用恐怕比实际的作用要大得多,甚至对手看到他出场都有种想缴枪投降的迹象,更有甚者比赛结束了还想着跟他换球衣。</P>

在换了五六件球衣之后,冯建章和刘栋商量,要不就别派他上场了——亏损,做球衣都赶不上他换球衣的速度了。</P>

在收获好几件没有收藏价值的杂牌子球衣后,董方卓被要求再也不准换球衣了。</P>

足协杯啊,对方的攻势还那么猛,是个好对手。</P>

董方卓跑了几分钟之后,不再抢的那么凶了,他开始偷瞄山东队球员的后背。</P>

山东队12号拿球,准备组织一下,对面的皮图封了上来。</P>

传球!</P>

球传给了崔巍。</P>

崔巍四处打量了一下周围情况,最近一个球员离他还有十几米远,前面对位的马文哲也没有那么靠前。</P>

既然你不跟我单挑,那我就过去呗。</P>

就在这时,崔巍的耳边响起了“小心”的惊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