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工业足球(1 / 2)

哨响。开球。</P>

马文哲随着球队的阵型,感受着英格兰俱乐部青年队与国内的区别。</P>

在武汉队他是核心,球基本上都要从他的脚下过一遍,但其实这种处理球的方式是不合理的。</P>

他要靠个人能力把球“摘”出来,消耗体力不说,还很容易被针对。更大的问题是球队习惯了这种处理球的方式,大家就变得不爱动脑子了。</P>

这种情况在皮图到来之后有所缓解,但大家心里形成的固定思维模式却没有那么容易调整过来。</P>

曼城青年队则更像一个已经调配好的机器。他们有自己的出球逻辑,可能每个人的能力有高有低,但是他们知道自己的每个位置该做什么。</P>

马文哲明白,他只要能够符合这个机器的逻辑,就能够发挥出自己的能量。</P>

马文哲跟着球队的阵型跑动。</P>

己队的后腰遭遇高位逼抢,打算回传。</P>

就在这时,马文哲喊了一句:“here!”</P>

后腰一愣,随即传球。</P>

球真的传了出来。那个高大的金发后腰,脚法不错。</P>

球到脚下就好办了,马文哲微微一笑。</P>

他的技术没有问题,但每场比赛不可能都做孤胆英雄。体力的消耗倒在其次,这样的踢法还会让人觉得他是个只会单干的莽夫。</P>

“纳不传”是反面教材。</P>

如果你能在球场上像上帝一样看到传球的线路,那是一种更高级的状态。</P>

马文哲向前看了一眼,曼城现在的主教练是意大利教练曼奇尼,主打的阵型是4312,而青年队被要求延续一线队的打法。</P>

这是硬性的规定,不会以青年队的主教练意志为转移。这仍然是英格兰足球工业化的一部分。</P>

曼城一线队的是由德容、巴里、亚亚图雷组成三后腰的体系,前面放一个大卫-席尔瓦,作为组织核心。</P>

马文哲此时就是那个1。</P>

传球。</P>

马文哲一脚传向右路,空当很大,球又准又稳,右路的游弋的前锋舒舒服服的拿到了球。</P>

@口@</P>

怎么看到这条线路的?站在场边的威尔考克斯心里暗暗吃惊。</P>

前锋带球进入禁区,奈何线路被卡死,倒三角没有传出来,遗憾的被破坏出了边线。</P>

前锋向马文哲鼓了鼓掌,送出今天第一个赞。</P>

球员们都有感知,面前这个少年他们是认识的。这是中国队跟英国国奥队比赛时的首发球员,现在已经是闻名世界的潜力新星。</P>

甫一见面,大家心里自然是不服气的,他们只是没有入选国奥队而已,但却有着身为豪门青训的骄傲。</P>

可是,同场竞技之后就会发现,名气不是吹出来的,有些人的天赋肉眼可见。</P>

马文哲的跑位,让他有了更多拿球的机会,英格兰青年队的对抗强度几乎可以跟中乙的强度媲美了。</P>

这里的球员更注重身体的运用,要让他们诞生一两个梅西有点难,但人均基恩是没问题的。</P>

马文哲终于拿到了一个在禁区前沿的机会。</P>

孔帕尼示意其他人协防,自己正面逼了上来。</P>

“来吧,小子,让我看看你的实力。”孔帕尼嘴上说着,身体却没有掉以轻心,反而降低重心随时准备出脚。</P>

马文哲上身晃动,脚下一扣,球被带到左边。</P>

孔帕尼的重心跟着移动,但他知道那一下只不过是假动作而已。</P>

果然,马文哲的左脚紧跟着又是一扣。</P>

球又在方寸之间拨向了右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