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心中涌出一丝不好的预感。</P>
经过两次的推演,朱元璋心中也有了一丝猜测,推演的时长应该和一个人的性命相关。</P>
老大活了三十八岁,推演是三十八分钟。</P>
而老二活了四十岁,推演正好是四十分钟。</P>
可现在,老三的推演时长也是四十分钟。</P>
难道老三也·····</P>
想到这,朱元璋在也不刚往下去想了。</P>
他现在只能起到自己的猜测是错误的。</P>
虽然这种可能很小。</P>
可谁还没有哥希望啊!</P>
可不管朱元璋心中想什么,推演依然在继续,本来虚幻的空间慢慢的变得真实起来,老三朱棡的一生,也完整的呈现在朱元璋的面前。</P>
“你是晋王朱棡,明太祖朱元璋第三子,母孝慈高皇后马氏(即马皇后),元朝至正十八年十二月十八日出生。”</P>
“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初七日,封为晋王。”</P>
“从小聪慧异常,心思异于常人,只不过这点并没有给你带来好运,反而惹得你父皇对不喜。”</P>
“这让你有效的心灵遭受创伤,你尝尝在深夜感到不公,为什么父皇只喜欢大哥,而不喜欢你,这让你对朱标心怀嫉妒。”</P>
“只不过,你大哥并没有因为朱元璋对你的不喜,而冷落你,反而对你照顾有加,这让你受伤的心灵得以安抚,对大哥朱标,十分尊重。”</P>
“洪武十一年(1378年)四月十六日,你就藩山西太原。”</P>
“这样的决定,让你欣喜若狂,你认为你终于能做出一番大业,给你父皇看看,可乐极生悲,你刚出应天府,就暴露了你残暴的一面。”</P>
“你在前往太原就番的途中,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苛责你的厨子,而这件事也被牛逼父皇朱元璋知道,甚至为此,你父皇还降下一道旨意,怒斥你这种欣慰。”</P>
“在你父皇眼中,认为厨师掌管硬是,如果对其随意打骂苛责,则会引起对方的报复,恐有生命危险。”</P>
“而为了教导你,你父皇还那他自己举例,称自己讨平天下的期间,什么人犯错都一一处罚,惟独二十三年来不敢责备厨师徐兴祖。”</P>
“虽然经过你父皇的训斥教导,你有所收敛,但依旧开不了你残暴的本性,数次以奔马缚人,车裂之。”</P>
这!</P>
看到这,朱元璋的脸顿时黑了。</P>
脑海中也想起来老三这些年做的荒唐事。</P>
这让他心中满是尴尬。</P>
毕竟就老三做的那些荒唐事,要是换做别人身上,他早就让对方人头落地了。</P>
可对于老三呢,他只是斥责一下,就没有下文了。</P>
可谁让这是自己的亲儿子呢。</P>
谁还没有点私心了。</P>
就在朱元璋自我安慰的时候,推演继续。</P>
“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不仅没有收敛你的残暴,反而变本加厉,仗着自己是大明藩王,自觉高人一等,不把老百姓放在眼中,封地中,百姓苦不感言,甚至有人弹劾你私藏兵甲意图谋反。”</P>
“这一次,你父皇不在包容,直接吧你变为庶人,同你二哥一样,押回应天受审。”</P>
“不过,经过锦衣卫调查,你并没有造反的极限,在加上太子朱标求情,你父皇朱元璋又把你放回封地,并且恢复了爵位。”</P>
“而你经过这次的教训,终于收敛本性,彻底改变,成为了一个待人温和,恭敬谨慎的王爷。”</P>
看到这,朱元璋原本漆黑的脸色,终于有了一丝笑容。</P>
虽然老三和老二一眼,就番后干过不少荒唐事,当有一点他比老二强,那就是知错能爱。</P>
就这一点,让朱元璋心中还是有些欣慰的。</P>
只不过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老三朱棡的改变,让他对老二的意见越来越大,朱元璋刚刚的好心情顿时被驱散了。</P>
那个老二,屡教不改,甚至为此还丢了性命,一想到这,朱元璋的拳头又硬了。</P>
然而还没等朱元璋高兴一会,梦境中的推演顿时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