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你要陪我(1 / 2)

“生是汉家人,死是汉家鬼。臣读了这么多年圣贤书,先贤的话铭记于心,从不敢忘却,又怎会通敌叛国?”</P>

他说得也不无道理,这是中原对未开化的异族部落的优越感,欧阳清是科举步入仕途的天子门生,饱受儒学淫浸,情感上绝对不会偏向茹毛饮血的异族人。</P>

那便是钱财了。</P>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P>

沈姒眨眼,仰头看着顾怀瑜。</P>

俊美如佛子的面容不喜不悲,握着沈姒的小手,拢在掌心。</P>

没有人看得懂顾怀瑜的脸色,读不懂他的情绪。</P>

堂上继续发问。</P>

“南疆盛产金银,矿脉无数,难道你就没被贿赂?”</P>

欧阳清摇摇头:“纵使钱财无数,臣又能将边疆百姓置于安危不顾?大可去府中搜查,是否真的有南疆古苗的金银矿脉。”</P>

嘴真的不是一星半点儿硬。</P>

这些历经全国科举选拔的官员,钱财定会经过多次置换转移回老家,到了一定年纪致仕后,都要回到生养的故乡。</P>

她刚起张口反驳什么,手指被轻轻捏了一下。</P>

她转过头,看着低垂凤眸的顾怀瑜。</P>

——顾怀瑜心里有数。</P>

堂上的问题步步紧逼:“可览山却在你府中生活了十二年,他是南疆少主,证据确凿,你又如何抵赖?”</P>

沈姒听得认真。</P>

览山说过缘由,欧阳清收了李靖国很多好处,对西南的诸多事物报喜不报忧。</P>

而李靖国远在西南,日日耽于享乐,将军事都交给了下面人打理,让南疆古苗有了可乘之机。</P>

直到势力日益壮大,二人意识到事情不妙,感觉兜不住了,威胁圣女将览山作为质子,以免他的母族真的敢开战。</P>

欧阳清略去了大半原因,娓娓道来:“这些年来克孜南疆势力发展,李靖国担心对方做大,于是将首领的儿子送来京城把持,未雨绸缪,以免不测。”</P>

好厉害的颠倒黑白的能力。</P>

按照欧阳清说的,他和李靖国的通敌叛国,成了先见之明?</P>

那几日受伤的委屈变成了怒火,沈姒杏眼圆瞪地看着他。</P>

欧阳清神色哀戚,还在陈情:“微臣对大梁一片赤诚之心,只是可惜没有尽早发现,看护不严,叫览山伤了王妃逃出府,微臣有失察之罪,此罪难逃!可是微臣绝无通敌叛国之心,此心日月可鉴!天地为证!”</P>

已经成了一个忠于大梁绝无仅有的功臣。</P>

顾怀瑜送着手里的白玉佛珠:“可惜。”</P>

冷漠淡然的声音响起。</P>

“王爷此话怎讲?”</P>

欧阳清苍老浑浊的眼睛转头看着顾怀瑜。</P>

“没有通敌叛国之心,却酿成大祸。这些话,太傅还是说给陛下听吧。”</P>

毫无悲喜的眉眼没有丝毫的温度,像是高坐莲台聆听世人之愿的神明,轻飘飘的看似没有攻击性,却将欧阳清的辩解四两拨千斤地挡了回去。</P>

——纵使没有通敌叛国,只是贪图钱财。如今南疆铁骑挥师北上,长驱直入,两军对峙长江,已经酿成通敌叛国的祸乱,巧言善令难逃事实。</P>

后面是从欧阳府搜寻的和李靖国信件往来的证据,和沈姒问题不大,便离开了欧阳清的牢狱,两人前往览山的牢狱。</P>

欧阳清假惺惺的嘴脸在沈姒的小脑瓜里回荡,她晃晃牵着的手,杏眼眨眨:“夫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