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落后山中贫困村
自强少年寻出路
神农因尝百草而为尊,被推举为部落首领。是为炎帝,成为中华之鼻祖。
炎帝第十三世孙,名许由,许由之孙许慎被周朝封于许都,即许国。
许国于公元前481年被郑楚所灭,许国百姓感恋故国,举国改为许姓,也因此使许氏后人得以逃过追杀,隐于神农架山中。
神农架自古多奇峰,有多少神秘之处引人无限遐想。但人力有时而穷,多少地方不是人力能够战胜自然的。
许正阳正是此地土生土长的人,听家族内老人讲,我们是炎帝的后人。
不过,许正阳对此是嗤之以鼻的。听老师讲,现在有很多人,想要出名,给自己编撰了多少华丽的出身、多少子虚乌有的、精彩粉至的历史。
绘声绘色的讲述那些根本不存在的辉煌,时间久了,连他们自己也信以为真,仿佛真有那些事情。
然后,某些想出名的有关人等,均穿凿附会的罗列一大些证据,去证明真有其事,随便证明自己是其中之一。
再然后,某些想出名而又无聊的家伙,以专家的身份出现。再去探秘,结果发现,那些完全是人为炮制的结果。这就是所谓的解密。
许正阳很鄙视这些人,他的老师是一个比正阳大十岁的年轻人,靠自己的勤奋完成了大学学历,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中。每逢假期便替人做工,挣得每学期的学费和生活费,常常一天5个馒头就咸菜充饥。
就这样艰苦的读完了大学,山村里飞出了金凤凰,是祖先积了大德。当全村为他高兴,期待他的辉煌时,他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放弃了月薪数千的高薪工作,回村里当起了孩子王。
这就是许正阳的老师,一个把他从懵懂引向光明的领路人。是一个灌输给他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导师,一个伟大的启蒙者。
这种言传身教的启蒙影响了许正阳一生,只到很多年后,尝尽世间百态的许正阳,仍能够在心中保持一方净土。
这是个十分落后的村子,原有两千多人,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放宽,很多人走出了大山,去外面打工、闯荡。
有能力搬家的都搬走了,没能力搬走在这里苦苦挣扎。
老师不仅给他们讲内的东西,也给他们讲课本以外的东西。讲什么是电,什么汽车,什么家用电器。一切的一切对孩子们都是那么新鲜。从而在他们心中播下渴望的种子。
转眼几年过去了,许正阳到了十六岁。准备和几个小伙伴相约去外面闯荡,打工挣钱,同时也可增长见识。
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步难。要出门,少不了的是路费盘缠。钱成了最大的问题,山里本来就很落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山里的生活虽有些好转。
然而由于交通的不便,还是没有太大的起色。能拿出足够的路费的毕竟只是少数,正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