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呯。”</P>
北幽皇帝的手臂落到龙案上,发出一声轻响,偏殿门口,两个宫女闻声而来。</P>
“无事,你等关好殿门退下便是。”</P>
两个宫女应声正要退下,其中一个宫女见龙案灯火昏暗,便问道:“烛火昏暗,陛下当下伤了眼睛,奴婢再去点几盏灯火?”</P>
“呯!”</P>
“朕说让你们退下!”</P>
“是。”</P>
两个宫女慌忙退下,关上了偏殿的大门。</P>
“那奴才说得不错,陛下何不让她再点燃几盏灯火?”左侧大臣问道。</P>
北幽皇帝沉声道:“自朕幼时,国师大人便教朕勤勉节俭,夜里不许多点灯火。方才你们说要朕亲自拣拔人才,呵,终究还是要交由国师大人裁断,朕便是在这看一夜又有何用?!”</P>
右侧的大臣道:“国师拣拔的不是人才,是考卷。陛下拣拔的才是人才。”</P>
北幽皇帝皱眉道:“庞爱卿这是何意?”</P>
右侧的大臣没有直接回答,只是瞥了一眼左侧的大臣。左侧的大臣点头回忆,上前两步,从考卷堆中翻出几张考卷,低声道:</P>
“陛下,这几位是一心向着陛下的读书人,哦,这一位还曾有幸亲面圣驾,他的名字不知陛下还记不记得?”</P>
北幽皇帝眯起眼睛,点了点头:“记得。”</P>
“今年的进试,国师大人命题为‘国策’,这几位读书人一心向着陛下,他们心中的国策想来不会被国师大人所看重。因此,我等今夜入宫,便是想与陛下一同挑选出国师可能会看重的答案,将他们的名字做一个交换。”</P>
北幽皇帝沉默不语,似在考量。</P>
右侧的大臣则道:“陛下不必担心,这几人皆对陛下忠心耿耿,至于进试之后的面圣考量,哪怕有国师在侧,陛下届时只需按我等给出的问题依次提问,他们自当对答如流。”</P>
“那我们今夜挑选出的人该怎么办?”北幽皇帝指了指考卷。</P>
右侧的大臣笑道:“陛下宽心,些许乡野读书人,怎敢计较国家大事?若真有不开眼的,臣等自然也不会由着他们吵到国师那边去。”</P>
北幽皇帝低头看着考卷,再次沉默不语。</P>
两位大臣对视一眼,随后一齐走到龙案前伏身跪下叩首道:“臣等躬请陛下裁断!”</P>
北幽皇帝深吸了一口气,道:“再帮我点一盏灯火来!”</P>
……</P>
北玄江畔,荷花塘中,第二春秋拉着赵辞一路前行,所过之处,荷叶碧绿,莲花含苞,两人却无心欣赏,只是匆匆赶路。</P>
他们已经这样行走了一天,却一直没有走出荷塘。</P>
第二春秋神情严肃,眉眼已见疲态。身后的赵辞脸色苍白,目光紧紧盯着第二春秋,却是始终不敢低头看向荷塘。</P>
夜色已深,夜空不见明月星辰,朵朵荷苞却如人间灯火,点点光辉照彻荷塘。</P>
走了一天的第二春秋总算停下了脚步,身后的赵辞目光呆滞,颤声道:“走出去了?”</P>
第二春秋摇了摇头,却俯身捡起一顶歪歪扭扭的竹笠,咬牙道:</P>
“不,是走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