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弥三宗,分是玉宸、赤明和怙照。</P>
其中玉宸派位于东域,以宵明大泽作为根基。</P>
赤明位于北域,据了鹿台山。</P>
至于三宗中唯一的魔宗怙照宗,则是将道统扎根在了西域,山门唤作仇渊。</P>
在三宗治下,皆是土地广袤,生民无数,不可以穷极。</P>
便连各自下辖的道脉,也是足有千百之数,极是繁多。</P>
而因要争夺灵机造化,疆界国土种种。</P>
三宗道脉间的摩擦冲突,早倒是件屡见不鲜之事了。</P>
莫说玉宸道脉和怙照道脉。</P>
这两宗终究是有着一层玄魔之别。</P>
小辈弟子间互相看彼此不顺眼,实属常事。</P>
便连玉宸和赤明下辖的道脉。</P>
也是少不了小打小闹,磕磕碰碰。</P>
而因有三宗的诸位上真大德在居中弹压,左右是弄不出什么大乱子来。</P>
这些道脉间的冲突。</P>
只要不是闹得太过火。</P>
都被视为一种去杂芜,除冗赘的手段,用来激起各道脉的争胜之心。</P>
使他们不至于因长久处在人世繁化当中,而失了一颗向道坚心,将一门心思都放在红尘富贵上。</P>
当然,若是有道脉能在这争锋之中取胜,玉宸派自然也不吝赏赐,出手大方。</P>
相传在以往时候,更是有玉宸道脉弟子因在征伐时候表现出色,破格被玉宸派长老收入门墙,亲自教导。</P>
从此,便堪称是一步登天!</P>
这等事例虽然寥寥无几,并不算多。</P>
但却并非从未有过。</P>
也是激起了不少道脉弟子的奋进之心!</P>
而三宗道脉间的彼此冲突。</P>
除了那些涉身其中的道脉外。</P>
三宗的下院弟子和真正的上宗门人,却也同样可进去掺上一脚。</P>
这也是欲培养那些下院弟子和真正门人的斗战机变之能。</P>
若是从中表现出色。</P>
便会被记上道功不等,以褒战果……</P>
这时,据仉泰初的言语。</P>
陈珩也是知晓了,今番玉宸同怙照两宗道脉间冲突的缘由。</P>
原来在东域边界之处,正是存有一方小国,号为隅阳,国中有人口数十万,皆是隅阳的子民。</P>
地理多山多水,盛产黄铁与赤银等稀奇矿材。</P>
依照着贩卖这些矿材,又有贤君治理。</P>
国中的百姓倒也算富庶,日子太平,要胜过其他小国生民一筹。</P>
而在这方国土当中。</P>
除了隅阳国王族外。</P>
玉宸道脉含真观的地位,却又更是超然!</P>
且因含真观主因得了大机缘,修成下品金丹,更是成了国中真正的风云人物,受万民敬仰。</P>
上及公卿,下及土庶,无不对其毕恭毕敬。</P>
其实玉宸、怙照两宗道脉间的冲突。</P>
倘使归根结底。</P>
却也因为隅阳国的王位继承。</P>
当初隅阳国的老国主寿尽归天后,二皇子因不服遗诏,遂起兵马反叛。</P>
但举事还不出半月的功夫,便被新君和含真观主联手镇压下去,连二皇子也是失散于乱军当中,生死不知。</P>
本以为此事就此平息。</P>
孰料一甲子之后。</P>
隅阳国当初的那位二皇子却又卷土重来。</P>
而这一回倒是声势不小,二皇子手下的兵将在一日之间,便连克二十二城。</P>
在此声势之下,所至之处,各城邑的守将也大抵是望风而降,不能据守。</P>
时至今日。</P>
连隅阳的京师都已被攻破。</P>
国君流亡在外,含真观主被重创,险些身死,门人弟子也是四散而逃,再也不复繁盛之态。</P>
面对这等局势。</P>
那位含真观主也只能传讯给玉宸派。</P>
希冀上宗派出人手,来拨乱反正……</P>
……</P>
“若只是他们隅阳国自家生乱,我等自不必理会什么。</P>
不过隅阳国那位二皇子晋德当初失散于乱军后,却是逃到了西域的怙照宗治下,在那里休养生息,逐渐有了些气候。”</P>
此时。</P>
仉泰初看向陈珩,言道:</P>
“且晋德的子嗣晋善信,更是拜入怙照宗下院,据说在下院当中,也是个有名人物了,不出意外,迟早要进入到怙照上宗里修行。</P>
这回我宗道脉同怙照道脉冲突,也是因晋善信得了他师尊的手谕,并以此为令信,召集了蛇龙山、分形观和五阴宫的势力,一举攻入隅阳国。</P>
这三方怙照道脉,每一方实力皆是要远胜含真观,在此等攻势之下,含真观自不能够抵挡,只能传讯到派中求援。</P>
听闻如今的晋善信已是将国位给了他父亲晋德,带领三方怙照道脉撤离出了东域。</P>
还让他父亲晋德向我派上表臣服,欲以修道宝材换得我派的一个点头,承认晋德的国主之位……”</P>
言到此处。</P>
仉泰初缓从坐席上起身,面色微肃,淡声道:</P>
“区区隅阳国,人尚不过百万,田地也是贫瘠,并非什么修道良土,着实不值一提。</P>
便是与晋德呈上的那些修道宝材相较,价值也是差了一筹。</P>
不过晋德、晋善信这两父子既是借怙照宗之力才得以归国。</P>
那纵此国再是微不足道,我也不欲坐视怙照宗侵了它去。</P>
此等邪门歪风绝然不可长,需出兵制之!”</P>
此音虽平平淡淡,却带有一股不容质疑的坚定之意,听得人心头一凛。</P>
陈珩也从座中起身,打了个稽首,微微颔首。</P>
他心中也是认同,道了一声:</P>
“仉师兄说得极是,此事理应施以重手回应,彻底断除邪风。”</P>
仉泰初看向殿外的悠悠云空,道:</P>
“在闻得此讯时候,我已将隅阳国之事接管了过来,命于世通师弟亲自前往隅阳国处,全权处理此事。</P>
务必要扫清邪氛,还隅阳国一个太平安宁!”</P>
真传弟子的地位不比寻常。</P>
其乃门派真正的修道种子,身份极尊极贵,甚是超然。</P>
都是掌握玉宸实权的人物,若真个论起来,还更在一些玉宸长老之上!</P>
而至于他所言的那个于世通。</P>
陈珩也听闻过声名。</P>
此人虽非真传弟子,但也是元神境界的大真人。</P>
习得了五典当中的《混俗元旨》,更精通八功当中的虚空大罗法。</P>
杀力无匹,手段高强,乃是仉泰初的得意心腹。</P>
由这位来出马。</P>
隅阳国处的动乱若无意外,必是能够被一举平定。</P>
不过话说回来。</P>
那位晋善信既是拜入了怙照下院。</P>
此先又以他师尊手谕,才调来蛇龙山、分形观和五阴宫三方的人马,攻入了隅阳国。</P>
那这晋善信。</P>
倒也并非是毫无根基之辈。</P>
这一战两方若是斗上,说不得又会牵扯出些风波来……</P>
而此时。</P>
见仉泰初将两宗道脉为何而争斗的前因后果都是道明。</P>
话已说到这份上。</P>
陈珩也是明了他的意思,微微一笑,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