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能入贾府私塾,秦钟心中自然充满期待。</P>
然而,他们的话题突然转向了秦可卿的惊人提议。</P>
“这绝不可行。”</P>
宝玉连忙反对。</P>
王熙凤瞥了宝玉一眼,语气冰冷:“宝兄弟,你是不是每次提到逸哥哥的事,就忍不住要唱反调呢。”</P>
“并非如此,我只是希望秦钟能陪我一同入学,一同学习。”</P>
宝玉本意是想禀告老祖宗,但在紧张的情绪下,话脱口而出。</P>
“若想通过读书成就一番事业,恐怕耗时太久,我这身体怕是等不及了……”秦可卿有自己的考量,“跟随冠军侯左右,早晚会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即使不做官,也能争取个爵位。”</P>
然而,贾逸的目光落在秦钟身上,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轻蔑:“我的凤字营,八百亲兵被誉为白马义从,个个都是军中的精英,能以一敌百。</P>
攻占慈宁城时,我们仅八百人便大败十万敌军,创造了传奇战果。”</P>
“你以为,你的弟弟有资格加入吗。”</P>
八百……胜十万……在座的人哪一个不是从小听着宁、荣三公的英勇事迹长大?</P>
宁国公英勇无畏,所向披靡;荣国公贾源则擅长运筹帷幄,指挥若定,是一位真正的战场指挥者。</P>
满人的辉煌战绩,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传闻当时的太上皇曾欲封他们为王,但他们却选择了更为稳健的国公爵位。</P>
然而,即使是这些传奇人物,也未曾有过以八百人战胜十万大军的壮举。</P>
这几乎是神话般的故事。</P>
然而,雁门关的胜利是确凿无疑的,贾逸确实用实际行动击溃了敌人。</P>
“这样吧……”就在秦可卿感到绝望之时,贾逸的声音再次响起,“凤字营中有一员雁门关的老部下,名叫罗宁,你的弟弟若想从军,可以先跟随他磨炼,待时机成熟再加入凤字营也不迟。”</P>
“多谢冠军侯。”</P>
秦可卿低头致意,虽然未能直接与贾逸共事,但她明白,这个机会对弟弟来说已是难得的礼物。</P>
罗宁的名字,她也曾耳闻。</P>
他是第一批从雁门关返回京都的人之一,若非那个少年英雄,贾逸的传奇就不会流传这么广。</P>
人群之中,贾宝玉的心情最为复杂,他的心中充满了无奈和失落。</P>
贾逸的目光中逐渐笼罩了一层阴霾,内心疑惑,为何每一次自己倾心之人,总会被贾逸悄然夺走?无论是袭人、晴雯,还是初次相遇便心意相通的秦钟,都未能幸免。</P>
面对贾宝玉的不满,秦钟显得更为胆怯,尽管他渴望与宝玉共研学问,却无力违抗姐姐的决定和冠军侯的命令,这仿佛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P>
“不必拘礼。”</P>
贾逸优雅地起身,轻轻扶起秦可卿。</P>
似乎有意无意间,秦可卿脚下失衡,顺势落入贾逸的怀抱,这一幕意外得让人意想不到。</P>
“怎么这般不小心。”</P>
尤氏在一旁略带嘲讽地说道,她深知此事的严重性,一个不慎可能牵连整个宁国府。</P>
秦可卿解释道:“初次遇见英雄,难免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