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没有什么所谓的史前生物,都是地质活动的影响?”</P>
看着面前如同经历了超大规模拆迁的狼藉场面,李文轩问道。</P>
“是岩暴冲击地压带来的结果。”</P>
陈森身靠石笋,开始向众人介绍起了这种岩石爆裂并弹射的现象:</P>
岩暴常伴有煤岩体抛出、巨响及气浪等现象,有时甚至可以造成数十乃至数百平方米岩层的整体移动。</P>
因为岩暴产生的突发性和复杂的形成过程,所以至今为止对冲击地压的预测、预报及防治并不完备,一经发生就很可能带来巨大破坏,是煤矿厂的重大灾害之一。</P>
“所以说这算的上一次小型的地震吗?”</P>
黄志阳对此表现得很有兴趣。</P>
“嗯,某种程度来说比较相像吧。”</P>
同地震的确切成因机制一样,由于地质构造的复杂性和地下空间的不可直观性,岩暴孕育以及产生的过程同样没有一个完美的解答。</P>
在相关领域,专家们做出了诸如强度理论、能量理论和冲击倾向理论等猜测,但陈森觉得最可信的还是由中国学者提出的失稳理论:</P>
根据岩石全应力——应变曲线,在上凸硬化阶段,煤、岩抗变形(包括裂纹和裂缝)的能力是增大的,介质是稳定的;</P>
在下凹软化阶段,由于外载超过其峰值强度,裂纹迅速传播和扩展,发生微裂纹密集而连通的现象,使其抗变形能力降低,介质是非稳定的。</P>
在非稳定的平衡状态中,一旦遇有外界微小扰动,则有可能失稳,从而在瞬间释放大量能量,发生急剧、猛烈的破坏,即冲击地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