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举各地义士,讨伐董卓。</P>
同时,这封诏书还发往了河北幽州,以及荆州等地。</P>
此举,同样是为了测试这些大臣们是不是还忠心于汉室。</P>
毕竟这个主意,虽然是他们想的。</P>
可是真正拍板决定的,还是刘协。</P>
若是无刘协的亲口答应,这封诏书也不好发出来。</P>
果不其然,在北地的袁绍与公孙瓒等人,见了诏书只是应下,暗中却有不少人反对出兵。</P>
手下人纷纷劝说这是吕布的阴谋,让他们不要出兵。</P>
一旦离开,吕布便会居高临下,出兵攻伐。</P>
不过有一人,收到诏书,却是视做比性命还要重要的大事。</P>
此人正是汉室宗亲,汉皇后裔——刘备刘玄德!</P>
“二弟,三弟,国让,朝廷发诏书,让各地官员举兵前往沛国,讨伐奸贼董卓!”</P>
刘备看着面前的三个义同生死的兄弟,语气中似乎已经做好了决定。</P>
“大哥,这件事你决定吧,无论天涯海角,我与三弟必誓死追随!”</P>
关羽摸着胡子,目光柔和的看着刘备。</P>
“是啊,二哥说的对,俺也一样!两位哥哥去哪儿,俺就去哪儿!”</P>
张飞也站到刘备的身边,雄赳赳气昂昂。</P>
如今他的皮肤变得像黑炭一般,在幽州的这些日子,每天刮风下雨,从不间断的练武。</P>
为得就是有朝一日,能够击败吕布,洗刷自己的耻辱。</P>
而且他的武艺,比之在虎牢关的时候,也有了突破。</P>
“国让,你怎么看?”</P>
刘备将目光看向旁边刚及弱冠之年的田豫,田豫不仅武艺出众,而且为人有些智谋,所以刘备有时会经常询问田豫的意见。</P>
田豫自然知道刘备是想出兵的,他与刘备交谈后,便知刘备的志向。</P>
刘备这句话也只是在问他该如何出兵,而不是该不该出兵。</P>
“主公,豫以为可向公孙太守借兵,您与他是故交,多少会借一些人马。</P>
不过这样还不够,咱们毕竟兵少,不如与曹操合兵一处。</P>
您与曹操也有过几面之交,您也说过他是汉室忠臣,曹操定会接纳您。”</P>
田豫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刘备听了缓缓点头,道:“国让之言与备相同,甚合吾心。”</P>
翌日,刘备去太守,求见公孙瓒。</P>
在与公孙瓒说出自己的目的后,却见公孙瓒面露难色,叹气道:“贤弟啊,匡扶汉室,为兄又何尝不想?</P>
可你也知道,边关胡虏又开始不安定了,我又如何离开北平?”</P>
“这……”</P>
刘备闻言,却是始料未及。</P>
“不如这样,贤弟,我借你兵马一千,马五十,也算为汉室尽一份力。</P>
你此去讨董,在那曹操后面就行,不必上前冲杀,若能得到功劳,那便好。</P>
若不能,也不至于损兵折将,亏损过多。”</P>
公孙瓒一脸肉疼,似乎带走这一千人,似乎要了他的命一般。</P>
不过心里想的是,正好他也不好拒绝出兵,如今正好让刘备替自己,以免落人口实。</P>
“唉……”</P>
刘备长叹口气,虽然他看出公孙瓒不愿意出兵,但二人毕竟是同窗,他也不好强求。</P>
不过他脑海中总是有一个身影,一直挥之不去。</P>
在某种不知名的悸动下,他抱拳对公孙瓒请求道:“兄长,备还有一事相求,想找兄长借一人,与弟共讨国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