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二人认为,当把这些荒芜无主的土地收为国有,进行统一复耕管理!”</P>
“第二策,军屯法!”</P>
国渊接着补充:“所谓军屯,在下认为,军队在前方打仗或者守卫,应当进行自给自足的举措!</P>
战时练兵,闲时屯田,如此就算供应不求,也可减少民生压力!”</P>
“第三策,民屯法!”</P>
刘馥竖起三根手指,“朝廷将土地收为国有之后,应当鼓励百姓耕种,为其配发农具,耕牛,作物的种子等等!</P>
待收成之时,两成上交国有,八成给与百姓,留于第二年开春继续耕种。</P>
若是耕作有功,朝廷更应当给予嘉奖,吸引更多的人从事农事!”</P>
“第四策,均田法!”</P>
国渊继续道:“天下九州百姓饱受战火煎熬,皆背井离乡,成为流民。</P>
对待这些流民,朝廷应该展示自己的恩德,给他们提供食物,并分发土地耕种,鼓励其自力更生!</P>
待其耕种数年之后,朝廷再将土地分发给他们!”</P>
“第五策,水利法!”</P>
刘馥举起左手,“屯田需要水流灌溉,朝廷应该重视水利,修建蓄水以及防水的堤坝塘口,引水流灌溉农田!</P>
这样不仅可以改善作物生长条件,更能提高作物的产量!”</P>
“第六策,劝农法!”</P>
国渊轻声说道:“对于不想从事农耕的百姓,国家不应该强制,而是应该进行劝解,鼓励。</P>
朝廷官员更该以身作则,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要百姓能看见大汉的仁德,又何尝再劝?”</P>
“第七策,营田法!”</P>
刘馥缓声道:“朝廷应该专门组建以营为主的军屯!</P>
每五里一营,一营设60人,营中设校尉、司马等官吏,进行开荒与耕种。</P>
所收成的粮米,即可为国家所有,有功者适当进行赏赐,如此便可激励士气!”</P>
“第八策,边屯法!”</P>
国渊看了戏虔一眼,沉声道:“戏公曾言,左将军如今正在大量招募鲜卑、匈奴等塞外流民。</P>
在下认为,教会这些人耕种之后,应当让他们在各郡边界进行开荒屯田。</P>
并州边境因为多年战乱,各地田园荒芜,如今正好利用这些人开垦。</P>
并让他们认识到,不用抢也能过上好的生活时,来投奔我大汉的胡人也就会越来越多,边境就会变得更安稳!”</P>
“此屯田八法,乃我二人苦思冥想,绞尽脑汁所得,二位尊长意下如何?”</P>
刘馥与国渊站起,对着两人拱手,深深一拜!</P>
“好!”</P>
陈宫听后,拍案而起,赞赏地说道:“二位先生真乃当世奇才!有此屯田八法,我大汉势必再度中兴!”</P>
当日,陈宫上表朝廷,呈上“屯田八法”,通过的过程虽然曲折了一点,但还是取得了成功。</P>
刘协命刘馥为佃农校尉,国渊为司农校尉,并尚书郎钟繇随军出征。</P>
此外,还有张仲景与其子张守中,各带领百人的医学生,分别前往西河郡以及楼烦。</P>
粮队由中郎将张济与偏将军高顺带领,分两路出发,二十架车弩被高顺带往娄烦主战场!</P>
毕竟轲比能的实力最为强大,而吕布这面兵少,因此所需要的利器越多越好。</P>
不过运粮的队伍中,却又多了一个陌生的人影。</P>
“大公子,要不这包袱小人来给您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