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阶说罢,起身抹了抹眼泪,就要出府。</P>
“少爷,不能去啊!”</P>
老管家上前挡住他的去路,说道:“孙刺史与荆州士人结怨甚深,您此去,恐怕会有杀身之祸啊!</P>
若您出了事,叫我怎么跟老爷交代,您岂不是成了不孝之人?”</P>
“老管家!”桓阶目光坚定的说道:“去为孙刺史索回尸身,践行父亲的教导,这才是真正的孝义。</P>
你不必多言,我意已决,若要不回,哪怕身死也在所不惜!”</P>
言罢,桓阶一甩衣袖,单人独马前往襄阳,准备劝说刘表归还孙坚尸首。</P>
而处在襄阳的刘表此时也对孙坚的遗体犯难,如孙坚死之前说的那样,他的长子孙策还活着。</P>
虽然暂时退军,但以对方队伍井然有序来看,下一次依旧有发动进攻的能力。</P>
刘表不是庸人,孙策或许能够继承孙坚也说不定。</P>
不过,除了他以外,其他的荆州本地士人却对孙坚恨之入骨,要求严惩。</P>
“子柔『蒯kuǎi良』啊,众人都劝我毁伤孙坚尸身,为何你一言不发?”</P>
刘表很疑惑,按理说,作为蒯家代表人物的蒯良,这个时候应该站在其他荆州士人的一方。</P>
而蒯良却一直不发表自己的意见,仿佛不关他的事一样。</P>
“主公,恕我直言。”主簿蒯良摸着下巴上的胡须,说道:“您如果现在毁坏孙坚尸身,只会激怒孙策与袁术。”</P>
“唉……”刘表闻言叹了口气:“你说的,我又何尝不知?</P>
可是德高『韩嵩』、子孝『邓羲』他们,对孙坚恨之入骨,又如何会放过……”</P>
“主公勿忧。”蒯良笑道:“主公权且在拖几日,孙坚久为长沙太守。</P>
昔日的门生故吏闻其身死,必不会坐视不管!</P>
届时主公在答应将孙坚尸首送回,孙策取回其父尸首,必定心无斗志。</P>
失去这一大敌,主公就可以安心对付在南阳的袁术了。”</P>
“哈哈哈,好,子柔之言,甚合吾意!”</P>
刘表抚掌大笑,当即同意了蒯良的建议。</P>
果然,数日之后,从长沙来了一匹快马。</P>
一年轻文士自称是孙坚故吏,名叫桓阶,想为故主索回尸身。</P>
刘表得知消息后,立即将人请进府内。</P>
不过来的,还有其他荆州本地士人的代表人物。</P>
“长沙桓阶,见过刘刺史!”桓阶拱手施礼,态度恭谨且不卑不亢,颇有风度。</P>
刘表本身就是一代名士,风雅超群,又是汉室宗亲,对于桓阶这样的青年俊秀一眼便喜欢上了。</P>
“伯绪无需多礼,老夫知道你此来是为了索回孙坚尸身。</P>
不过孙刺史过去在荆州的所作所为,有今日之祸属实咎由自取。”</P>
刘表语气平和,并没有故意为难桓阶,这些话也只是其他荆州士人的心里话。</P>
果然,此言一出,桓阶立即受到了口诛笔伐。</P>
“不错,孙坚残暴不仁,用血腥手段杀了张太守,又逼死王刺史,这件事不能就这么算了!”</P>
“就是,孙坚不过是个暴虐武夫,值得你为他这样?”</P>
“你要是再敢胡言乱语,休怪我们对你不客气,左右,与我叉出去!”</P>
“……”</P>
“若不能索回孙刺史尸身,吾死又何惧!”</P>
桓阶昂首挺胸,横眉冷目大喝一声,丝毫不畏惧眼前众人的威胁。</P>
众人闻言,一时间被这声大喝与桓阶的精神所震慑,愣在了原地。</P>
“孙刺史昔日为国家除贼,大小数十战,舍生忘死。</P>
虽失小节,但不忘大义!</P>
平定荆州郡内贼寇,孙刺史奋勇向前!</P>
董贼荼毒天下,孙刺史浴血厮杀。</P>
若董卓依旧还在洛阳,诸位焉能如此安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