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管家!”桓阶回过身,看向他道:“马上返回长沙,我要去见张太守,有要事相商!”</P>
说罢,他返回仓内,立即磨墨执笔,书曰:“长沙桓阶致汉卫将军并州牧吕温侯:</P>
当今天下大乱,群雄割据,皆怀异心,唯有将军申大义于天下,匡君辅国。</P>
袁绍逆贼,欲勾结荆州牧刘表,威胁并州。</P>
趁北方大战之时偷袭将军后方。</P>
然大汉忠正之士尚存,阶虽不才,愿助将军成就大事。</P>
南方之患,由阶处之,将军勿忧也!</P>
祝将军获讨贼兴复之效,攘除奸凶,建不世之功!”</P>
将信写完之后,他又吩咐管家,等上了岸,一定要用快马将这封信送往晋阳。</P>
又行了数日,桓阶回到长沙太守府,便立即将太守张羡寻来,商议大事。</P>
“伯绪,你是说,刘表要造反?”听完桓阶的话,张羡不由一惊,连额头都冒出不少冷汗。</P>
“太守,请您一定要听完我说的。”</P>
桓阶深吸一口气,“当今之世,不论做什么事情、采取什么行动。</P>
只要不是以礼义为根本,就没有不失败的。</P>
因为知晓这个道理,所以从前齐桓公就率领诸侯尊崇周天子。</P>
晋文公就追杀太叔又收留周襄王,并帮助周襄王复了位。</P>
如今袁绍违背了这个道理,欲行篡汉之事。</P>
而刘表又紧随其后,他们走的都是自取灭亡的道路啊。</P>
您可一定要深明大义、明辨是非。</P>
这样才能保全福运、远离灾祸,决不能和他们同流合污!”</P>
张羡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不由微微点头,反问,“那我们该怎么办呢?”</P>
“在下只有三个问题,请太守您如实回答!”</P>
桓阶伸出第一根手指,朗声道:“您认为是吕温侯站在大义的一边,还是袁本初更占据礼义?”</P>
“当然是吕温侯,连天子都在晋阳!</P>
袁本初虽有四世三公之名,可又如何比得了当今天子?”张羡不假思索,脱口说出自己的答案。</P>
“第二个问题!”桓阶伸出第二根手指,“您认为吕温侯与袁本初,谁更骁勇善战?”</P>
“自然是温侯骁勇善战!”张羡缩了缩脖子,面露忌惮之色,“昔日虎牢关大战,吾虽未亲眼见过。</P>
但吕布温侯人中吕布,横勇无敌之名天下何人不知?</P>
就算是项羽复生,亦难望向其背!</P>
袁本初虽善行军布阵,充其量只能对付公孙瓒之流。</P>
若与吕温侯交手,迟早会被打败!”</P>
桓阶点点头,伸出了第三根手指,“您觉得,吕温侯与袁本初,谁更能得到天下百姓的民心?”</P>
“必须是吕温侯啊!”张羡斩钉截铁,口中唾沫星子直飞,“短短数年,就将并州变为富强之地。</P>
万民归附,如此都不是爱民,天下还有何人爱民?</P>
古语云,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则失天下。</P>
既如此,太守您应当明白!”</P>
桓阶拱手,十分郑重的告诫道:“论大义、实力、民望,袁绍皆不如吕温侯!</P>
眼下吕温侯仗义起兵,挽救朝廷的危亡,奉王命讨伐罪臣,天下人谁敢不服?</P>
您若是和刘表同流合污,背反朝廷,无疑是自寻死路!”</P>
“伯绪此言是也!”张羡恍然大悟,又问:“可以我长沙之力,目前无法抗衡刘表。</P>
伯绪一向多谋,计将安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