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刘晔之智(2 / 2)

我们两家如今就如同唇齿相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P>

袁术听后若有所思,他正视着陈群,嘴角露出一丝笑意:“结盟之事,我可以答应。</P>

只是事成之后,曹孟德必须割让一半徐州给我。”</P>

陈群闻言大惊失色,他没想到袁术会如此狮子大开口。</P>

他心中虽然震惊,但面上却尽力保持镇定。他深知此事重大,需要谨慎应对。</P>

“袁公,此事非同小可,容在下回去禀报曹公后再做定夺。”陈群试图争取一些时间。</P>

然而袁术却步步紧逼:“不行!你必须现在就给我答复!”</P>

陈群心中叫苦不迭,但面上却不敢表露分毫。</P>

他迅速权衡利弊后作出决定:“那好吧,在下便冒昧代曹公应承下来。</P>

只是此事需得回去禀明曹公后才能正式定夺。”</P>

袁术哈哈大笑:“陈先生果然是聪明人!</P>

你放心好了只要吕布敢来侵犯我必定出兵相助。”</P>

等陈群离去后,谋士杨弘忍不住出言相劝:“主公,曹操此人阴险狡诈!</P>

与他结盟无异于与虎谋皮。</P>

割让半个徐州,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您为何要答应他?”</P>

袁术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你以为我不知道曹阿瞒的险恶用心?</P>

这小子从小就是粗鄙不堪,满口胡言,我又岂会上他的当?</P>

答应他不过是权宜之计,利用他来对抗吕布而已。</P>

等他们拼得两败俱伤时,我再坐收渔翁之利。</P>

区区一个阉宦之后,又如何能与我抗衡?”</P>

“主公英明!”杨弘恍然大悟连忙附和道。</P>

其他人也纷纷表达出对袁术的崇敬之意不吝赞美之词。</P>

然而就在这时一道突兀的声音响起打破了这和谐的氛围。</P>

“明公此举恐非明智之选啊!”</P>

一名相貌堂堂的少年出列站出,目光深邃地看着袁术说道。</P>

此人姓刘,名晔,字子扬,淮南成惪人。</P>

虽然才十八岁,但已经颇有名望。</P>

刘晔七岁时,母亲去世。</P>

其母临终时说:“你父亲『刘普』的仆人有诬害人的秉性,我担心自己死后会出乱局,希望你和你哥哥『刘涣』长大后能除去此人。”</P>

刘晔十三岁时,按照母亲的遗命,斩杀了父亲宠信的侍者,而后又坦然向父亲请罪。</P>

刘普原先大怒,但知道刘晔的动机后也对他十分欣赏,不作苛责。</P>

汝南许劭善于观人,当时在扬州避难,称刘晔有佐世之才。</P>

因为他的名声,所以被袁术征辟,并且不因为他年轻而轻视。</P>

只因为他还有一个更不寻常的身份,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人!</P>

除了荆州的刘表,以及幽州的刘虞和益州的刘璋,他便是在扬州唯一的汉室宗亲。</P>

袁家四世三公的名声,加上刘氏后人之名,虽然不是正统,但也绝不容小觑。</P>

刘晔话音刚落,袁术立即收起脸上的笑容,不见喜怒的问道:“子扬有何见教?”</P>

因为汉室宗亲的身份,所以袁术对他并不像对其他人那样轻视。</P>

“明公,您如果准备反抗汉庭,就一定要坚定自己的立场。”刘晔恳切的解释道:“您现在既然已经答应了曹操,却又犹豫不决。</P>

既不想归顺朝廷,又不想联合曹操。</P>

这会把自己置于众叛亲离的地步,这是不智之举啊。</P>

在下不认为在曹操失败后,我们还有单独对抗吕布的能力。</P>

如果与曹操合力,尚还有一线生机。</P>

如果您选择坐山观虎斗,无论哪一方胜利,都会让我们失去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