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看着孔贤,脸上带着安慰之意:“孔贤,朕知道你们儒家无非就是在这百家时期,争一份地位,宣扬你们的思想。”</P>
孔贤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P>
争?</P>
以后谁还争得过法家?</P>
思想没宣传的过,地还丢了,自己应该是混得最惨的孔家人。</P>
“可朕跟你们的思想不一样,你们要的是一家独大,朕要的是要百家争鸣,一家独大不能使国家富强,那种单一的思想不是朕要看见的,朕开智的主要目的就是丰富百姓的思想,增加他们的创造力!”</P>
“所以朕决定不日后将开启拍卖会获得皇家学院的第一批董事和启动资金,之后将会邀请诸子百家中较为出色和实用的几家里面的代表人物,前来皇家学院任职。”</P>
“朕会给你们一些准备时间,让你们的思想写成一本书由朕来帮他们印刷,这个皇家学院只是一个示范地点,过一段时间天下间将会有数不清的学院和各地都会开设学府。到那时你们可以提供一些出色的弟子,去宣扬你们的知识。”</P>
这一刻反倒让李斯有些意想不到。</P>
本来躲在旁边看热闹高兴的情绪,瞬间被这一句话给冲淡了。</P>
这是什么意思?</P>
自己搞了半天,只获得了出第一本书的荣誉?</P>
以后这个该死的讨厌儒家还是要和自己并列。</P>
不仅如此,陛下这个意思还是要将其他的百家提上来一部分。</P>
是要限制自己的法家,怕法家一家独大吗?</P>
李斯略微沉吟了片刻,还是站出来说的:“陛下,古往今来,学习其他思想并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最终只重视一个,这样才能够学得通透。”</P>
“什么都学,那不是一个大杂烩了吗,如何能够培养人才?”</P>
胡亥毫不犹豫的直接说道:“朕会开设学院和学府,学院的学习年限为两年,在这两年里课程比较复杂,儒家、法家、农家甚至是兵家也要有所了解。”</P>
“最终通过两年之后的考核,哪一门成绩好就可以调动到相应的学府主修一家。”</P>
李斯有些失望,其他几家不确定。</P>
现如今儒家和农家已经确定,可这个农家他们法家也是向来不对付。</P>
秦律当时惩治的主要就是一批农人,兵家与世无争。</P>
天下本来儒家得罪的人最多,自从始皇帝登基大肆推广法家以来,就变成了法家得罪的人最多。</P>
他们各家抱团取暖,抵制法家。</P>
如果这样开设学府,李斯担心会遭到针对。</P>
可眼下看陛下开设学府的心意已决,他还是有些不甘心的问道:“陛下,秦律乃是治国之本,陛下之前也说过,以后大秦要一直实现依法治国。”</P>
“如此一来法律的意识肯定不能够淡薄,不知这法家的课程该如何安排?”</P>
胡亥面不改色十分淡然的说道:“李斯,秦律只要让人们有一定的认识足以,不需要每个人都做到非常精通,肯定和其他的课程安排一样,先由学院再到学府。”</P>
“大秦需要的是人才,既然如此,就不应该再给他们增加一些繁重的课程,你秦律重要!其他的就不重要吗?”</P>
“咱们吃的粮食哪一些不是来自那些农人?战场上的那些将领哪一些没有受到过兵家的影响?”</P>
兵家的首领好像是王翦!这个家伙自从自己登基以来就没有见过他一面。</P>
他的曾孙自己倒是挺有意思。</P>
或许可以让韩信离开之前带他去见一见王翦。</P>
胡亥继续说道:“大秦只要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方针,法家就永远排在第一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