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她拉入他们的团队,以后有技术问题时都可以拿出来交流。</P>
苏锦:“多谢两位总工的提携。”</P>
有了同共话题的几人聊起技术来相当的投机,聊着聊着杭总工就提出了他们的新项目高炉。</P>
叶总工和赵总工对此非常感兴趣,提出要看高炉的图纸。</P>
车间走了一半,叶总工和赵总工了解了大致的原理就跟杭总工和苏锦回了技术科讨论起了高炉。</P>
杨厂长和陈副厂长继续带着一厂二厂的其他人视察车间。</P>
下午要回去时,两位总工还恋恋不舍。叶总工还提出要留在三厂加入高炉的研发,赵总工也有此想法。</P>
纪厂长和张厂长考虑到俩厂后面还要派技术人员过来学习改装生产线之事,便同意俩人暂时留在三厂。</P>
如果高炉研发成功了,他们俩个厂同样可以制作出高炉来降低厂内的生产成本及提升产品质量。</P>
送走了一厂二厂的人,苏锦总算能松口气。</P>
两位总工的学习热情非同一般的高,自从进入车间后,两位总工的话就没停过,一讲就讲了几个钟,苏锦觉得自己嘴上的皮都快薄一层了。</P>
她这人最不擅长应付热情的人,但两位总工一心为国的态度让苏锦不好意思拒绝,便只能加入他们的团队同时提升自己的技术。</P>
毕竟两位总工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干货满满,与他们交谈对自己益处很大。</P>
晚上回到家,苏爷爷一见到苏锦回来就皱眉:“才五点多,你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家里又没事,多在厂里待会,就能多做一些对厂里有益的事。”</P>
自从苏爷爷与杨厂长相认后,从他口中得知道苏锦的功绩,苏爷爷就很看不惯苏锦散漫的样子。</P>
他干了近二十年革命,心心念念都在想着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自己腿废了都要学习技能,争取不给家里拖后腿。</P>
见苏锦有能力,偏偏还每天准点上下班,不知道为国家多作贡献,苏爷爷很是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