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国库银两,其他人可以不吭声,户部尚书这个总负责人不能不说话。</P>
只是他一开口就是针对,说军队太花钱。</P>
“官家,这银子,属实不能这般用呀!军队若是得了许多银钱,恐怕容易生二心呀!”</P>
宋闲掌管三军,听闻此言嗤笑一声,目光轻飘飘拂过户部尚书的眼睛,没有说话。</P>
倒是兵部尚书好似气不过,狠狠盯了户部尚书一眼,话里带刺。</P>
“大人您这话说的真真令人心寒。”</P>
“那些钱又不是直接到了武人手中,何来二心只说?”</P>
“银钱用来加强军中装备,可增进我国国防力量。”</P>
“倘若再有强敌来袭,难道您还要眼睁睁看着三年前的事再次发生吗?”</P>
“到异国为质的人又不是您,所以才能如此轻松地说出这种话吧!”</P>
三年前就是因为军队装备落后才导致战败,宋晏清这个崇文国太子才会被送去当人质。</P>
兵部尚书话里话外都在指责户部尚书不重视小皇帝。</P>
小皇帝不被重视这种事,私下里大家都知道。</P>
当着当事人的面直接说出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P>
罪不至死,但可能会丢了官帽。</P>
户部尚书便为自己辩解起来,和兵部尚书来了一阵唇枪舌战。</P>
摄政王挥手打断二人的争执。</P>
“如今再说这些无甚用处,当务之急是想法子将银两凑齐,200万两银要如何……”</P>
宋晏清打量着几位大臣,突然开口。</P>
“朕的钱都在国库里,已经全都算进去了。几位大人都是一心为民之人,想必不愿意搜刮民脂民膏,不若就从几位大人攒下的俸禄中拿出来一部分,为国排忧解难吧!”</P>
几位大臣相互对视一眼。</P>
李丞相刚想说什么却被摄政王抢了先。</P>
“臣遵旨。”</P>
摄政王都带头答应了,几位大臣也不好再说别的什么。</P>
这么东拼西凑着,直到献岁贡的前一天,他们发现即便是从大臣家里垫出一些,也无法凑够400万两银。</P>
宴会期间,尚武国使臣在大殿里说起这回事。</P>
看着宋晏清难看的脸色,他眼里也满是讥笑,好像在说你这个质子回了国,却接了这么一个烂摊子,还不如留在尚武国继续做质子。</P>
林小暖对于崇文国的国家实力没有直观的感受,对于尚武国使者的态度不是很能理解。</P>
【你的国家,很弱吗?他怎么态度如此轻蔑?】</P>
宋晏清脸色不好,他心想,轻蔑?</P>
我国百姓日日歌舞升平,经济实力一点不差。</P>
他为何敢用这种态度对朕?</P>
还不是因为朕的兵将弱,军事实力弱!</P>
林小暖想到账本上的银钱出入,突然好像知道了宋晏清能回国的原因。</P>
【你能从尚武国回来,恐怕跟宋闲做的事有关系。】</P>
【若不是他投资军队,尚武国有所顾忌,他们找尚武国皇帝要人的时候,尚武国完全可以压着你,不放人。】</P>
【但他们直接就放你回来了,这说明了什么,不言而喻。】</P>
【你自从回来就没怎么出过城,难道不想亲眼看一看那些钱养出的士兵是何种模样吗?】</P>
宋晏清看着宋闲略显冷淡的脸,又看看朝中大臣的表情,心里很别扭。</P>
想。</P>
待在尚武国的那段时间,我深刻意识到武装力量的强大之处,那个国家,从上到下,男女老幼皆崇尚武力。</P>
若国防力量不够强大,即便国内百姓生活安居乐业,依旧不能抵抗外来势力。</P>
迟早是羊入虎口。</P>
绵阳还将自己养得很肥。</P>
林小暖对此没有什么感触,只是有一点疑惑。</P>
【据我观察,尚武国并非不讲道理。】</P>
【从他们对待你这个质子的态度上,多少能看出点东西。他们并非毫无人性烧杀抢掠之流。】</P>
【倘若战败,对于百姓的生活来讲,应当不会有什么巨大的影响吧?】</P>
对此,宋晏清在心中回以一声冷笑。</P>
呵!</P>
那是对内。</P>
你没瞧见这使者对外的嘴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