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在微雨看不到的地方,眸光幽深黯淡。</P>
这长廊深闺的,如果有个人能陪着她就好了。</P>
苏婉仪拉着微雨,专往人多的地方跑。</P>
卖报的小孩扬着手上的报纸:“卖报!卖报!看立宪派倡议,速开国会!速请国政!”</P>
苏婉仪抬手抽走一张。</P>
接着喊,“微雨,付钱!”</P>
然后趁着微雨不注意的时候,一溜烟躲进人群里,藏了起来。</P>
宁江中学现在正在上课。</P>
门外人迹稀少。</P>
苏婉仪等了许久,才看见有人出来,她请那人帮忙找一下徐蔓青。</P>
然后又等许久。</P>
徐蔓青才气喘吁吁的跑来。</P>
她穿着一身淡蓝色的女装短褂,腰瘦腿匀,站在那里亭亭玉立,引人注目。</P>
她胳膊下还夹着一本书。</P>
“你怎么来了?”</P>
她问苏婉仪,语气高兴的很。</P>
然后又说:“我带你进我们学校转转吧!”</P>
苏婉仪低头看戴着白手套的手,说“好”。</P>
徐蔓青年轻。看起来像是十六七岁的样子。</P>
面容也透着青稚。</P>
苏婉仪今年已经二十了。</P>
穿着一身纯白色的洋裙,蕾丝花边滚过,处处都透着成熟稳重。</P>
徐蔓青边给她介绍学校的风景,一边不失时机的插着问话:</P>
“上次你说你是留洋回国的,是在日本留学的吗?”</P>
这个时候,大部分的国人都选择去日本留学。</P>
明治维新让这个撮尔小国从封建王朝跻身世界强国。</P>
二是,日本离他们距离最短,去也方便。</P>
苏婉仪摇头。</P>
斜戴着的帽子上的羽毛轻摇,似她语气温柔:</P>
“不是。我是在欧美国家留学的。”</P>
徐蔓青又问:“你在哪呆了多久?”</P>
“十年。”</P>
苏婉仪重复:“十年。”</P>
十年光阴流水过,她学会了别人的语言,学会了别人的处世之道,魂却被一封封家书牵着。</P>
徐蔓青看见了同学,和她们挥手打招呼。</P>
扭头对苏婉仪说:</P>
“上次我看你对速开国会和抗粮抗租这些都挺感兴趣的,还以为你是从日本回来的呢。”</P>
孙文先生久居日本,革命也在那里孕育新生。</P>
许多从那里回来的人都投身于革命中来。</P>
苏婉仪没接话,她又道:</P>
“那你父母一定跟你一块去的吧?”</P>
一个女孩子,异国他乡十年。</P>
谁敢想是孤身一人去的呢?</P>
苏婉仪模糊的嗯了一声,正准备将话盖过去的。</P>
学校的铃声叮铃铃的响了。</P>
徐蔓青皱眉,哎哟叫了一声,转头对苏婉仪说:</P>
“你在这等我一会儿,我去跟老师告个假……”</P>
说完就跑了。</P>
苏婉仪看着被她塞在手中的国文书,随手翻了翻。</P>
里面写满了笔记。</P>
字迹清秀隽永。</P>
看着还是个爱学习的好学生。</P>
苏婉仪在国外这些年,没学什么东西。</P>
也就交际舞比较精通罢了。</P>
为人处世的道理,她也跟着文良学过一些。</P>
文良说,在不知道对方底线的前提下 要张弛有度缓缓试探,徐徐图之。</P>
文良怕冲突,怕对峙。</P>
他这个人性格可以说软弱。</P>
按道理说,他应该支持改良派的,可他却更关注革命。</P>
苏婉仪不喜欢革命。</P>
革命总意味着流血牺牲。</P>
正想着,徐蔓青又过来了。</P>
还带着上次那个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