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吉向杨修做着解释“小人在董将军府里多年,从雒阳到长安,又到许都,一直跟着他,平时除了打扫,也帮忙处理一些府里的事务,所以将军教我认识了一些字。”
说完,他拿起信,轻声地读了起来。
杨修听了几句,摆手打断了他,然后从一旁的书案上拿起一卷竹册,递到董吉的面前“再读读这个。”
董吉接过,也能七七八八地读出来一些内容。
杨修摆手示意他不必再读,已经确定他是真的识字。
“董吉,你告诉我,你既然知道信上的内容,也该知道这对于董将军来说,是绝密的事情,为何还要来告诉我父亲?”杨修开口询问着。
“回禀公子,我虽然在董将军家里做下人,可也知道是非黑白。曹公子帮了我们,他是好人。那李傕当初在长安时候就欺负我们,东归的路上,好几次还差点儿死在他手里,我们恨死他了。可董将军却和他勾结,要害曹公子,这是谋反,是杀头的大罪,小人当然要举报他!”董吉向杨修做着解释。
“那你为什么要把这封信交给我父亲?而不是直接去交给曹司空?”杨修开口询问着这个很关键的问题。
“回禀公子,我和董将军一起从长安逃难回来的时候,认识了杨太常,和太常一起吃过野菜,也算有些交情。我跟那曹司空却是素不相识,而且我听说他脾气很大,动不动就杀人,我不敢去找他,所以才只能拿着信件来找太常。”董吉平静地给出了答案,听起来倒是合情合理。
杨修听完董吉的话,微微皱起眉头,开始思索。
杨彪不知道杨修会如何决断,期待地看着他。
片刻之后,杨修回过神,对董吉说道“此事事关重大,你且先在我家里住下,我们会好吃好喝待你,但你不可以乱跑,更不可以离开,或者对任何人再提起此事。等到事情查清楚,董承和李傕确实有串通的话,一定会重重赏你。”
董吉连声答应着“谢谢公子,都听公子安排!”
杨修摆手示意家中的家人将董吉带了出去。
“德祖,你觉得此事如何,这董吉的话可信吗?”杨彪着急地向杨修询问着。
“目前看起来,倒是没有看出什么破绽,一切细节都还算是合情合理。”杨修回应道。
“合理吗?德祖,你有没有想过,董承是如何知道曹彰的军情的?那么短的时间内能够传递给李傕,那说明曹彰的军中一定是有他安插的眼线,而且级别够高,才可能了解到高层的布置。”
“但这次曹彰出征,司空手下的宗族名将都没有跟随,就更不可能带其他人的部曲,董承的人又怎么可能了解到高层的机密?这里面有问题呀。”杨彪将自己的怀疑和担心说了出来。
杨修看着杨彪笑了“父亲,你觉得这些重要吗?是我们应该去考虑的问题吗?我当然明白,这里面有隐情。其实真正通敌的人到底是谁,一点儿都不难猜出来。”
“是谁?”杨彪追问着。
杨修却在此时故意卖了个关子“损人不利已的事,有谁会做?父亲只要想想,曹彰如果真的死了,对谁最为有利?”
杨彪皱眉思索片刻,忽然醒悟,惊呼一声“你的意思,这个是曹……”
杨修摆手示意父亲不要再往下说“没有证据的事,我们不要往外说。我们只需要确定一点就足够,那就是书信是李傕亲笔写的,而且的确是有人把曹彰的军情提供给了他。”
“我们只要把信件呈递给司空就好,至于通敌的人到底是谁,司空自会安排校事府的人去查,就不用我们操心了。”
“那你的意思,我现在拿着这封书信,去呈递给司空?”杨彪询问道。
杨修却在此时笑了“父亲你位列三公,拿着此信去找司空,最多也就是得些感谢的话,却捞不到太多实惠和奖赏。所以你不能一个人去找司空,还要带上一个人一起去。”
“谁呀?”杨彪疑惑地问道。
“子建公子!”杨修微笑着回答,“子桓是长子,子文最近风头正盛,子建公子虽然受司空宠爱,但却没有太多的表现,可如果这谋逆的大案是他发现并举报,就是大功一件。”
“德祖,你的意思,是要鼓动子建公子也加入世子之争?!”杨彪担心地问道。
“为什么不加入?子建才高八斗,秉性单纯,更有着高远的志向,完全具备一代明主的潜质,只是因为年轻一直没有机会出头。”
“我身为他的属臣,自然要尽力帮他争取到世子之位,否则将来无论是子桓还是子文谁成为世子,子建和我岂不是都只能庸庸碌碌地过完一生,空费了这一身才学。”杨修向杨彪阐述着自己要支持曹植的原因。
“德祖啊,这朝堂之争背后就是刀山火海,你又何必要往里卷呢?”杨彪担心地提醒着杨修。
“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岂能苟活,自当想办法建功立业。我意已决,父亲不必再劝,就请父亲和我一起去见子建公子,邀他一起去向司空举报董承。”杨修坚持着自己的决定。
杨彪知道自己的儿子自恃有才,心比天高,不甘心一辈子庸碌,也拿他没有办法,只能点了点头,将书信收好,跟着杨修一起向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