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上,是盛家来往运输渔货的船只,</P>
这些年里,在盛老爷的操持之下,</P>
娑城周边许多大城的渔货来源都被盛家收入囊中,</P>
盛家更是周边出名的渔货主家。</P>
这些来往的船只日日四处通行,为各城输送渔货。</P>
兄弟二人各分到货船五艘,</P>
除了每日要注意各地的渔货单子,还要和各城各户的店家周旋,</P>
盛家没有自己的渔船,是以每日渔货都来自渔民们清晨来送,</P>
好在娑城临水,多数以捕鱼为生,</P>
盛老爷处事厚道,收渔货的价格开的也好,多年的人品渔民们皆是看在心里,</P>
一有新鲜渔货便会马不停蹄的送来,</P>
所以这些年盛家从未有渔货供应不上的情况。</P>
如今码头被一分为二,渔船渔货自也得分开,</P>
好在有专人负责,倒也不会出什么乱子。</P>
盛珩接手了码头之后,第一件事做的,便是革新,</P>
先是买下了渔船二十,又贴出告示招募渔民,</P>
竟是要自己捕鱼售货。</P>
盛珩给出的月银很是丰厚,一时间报名之处挤满了乌压压的自荐之人,</P>
管事按盛珩吩咐,择选其中最年轻最身强体壮者,</P>
各自分下了渔船,且定下了每日必须捕获渔货百十斤。</P>
年轻男子们尚未从“好差事”里醒过来,便得知这样的要求,纷纷愣住。</P>
百十斤的渔货,这边是最老练的渔民都很难做到的,</P>
可冲着那不菲的月银,只好咬牙答应,纷纷签字画押。</P>
按盛珩的想法,便是组建起盛家的专用的渔船,再不用每日守在码头去等那些渔民送渔货,</P>
虽并无渔货短缺的情况,可到底还需防患于未然,</P>
货源还需要把控在自己手里才是。</P>
为此,盛珩不顾劝阻,还特意坐了软轿去码头,</P>
入眼便是人们争抢着应募盛家船队的一幕,见自己管治的这一面人头攒动,很是满意。</P>
可就是因为这一次的出门,盛珩回去便重病了一场,昏睡了许久才堪堪转醒,</P>
便是这一昏迷,便酿出了错事。</P>
先是招募而来的渔民们身强力壮不假,年轻亦是不假,可就是太过年轻,对于捕鱼之事不过浅显之解,</P>
更多的不过是靠着曾经看家中长辈捕鱼的记忆,</P>
以为捕鱼不过是船置河中,撒把网下去便能拖上来许多鱼来。</P>
此法可行,但非最好的做法。</P>
捕鱼不仅仅是力气活,更要找准鱼多的水域,看准了撒网的时机,</P>
且那网如何撒才能撒的大,捕的大,</P>
又是一门学问。</P>
众所周知,水越深渔获越好,稀贵的鱼便越多,</P>
年轻人急于求成,纷纷想去水深之处捕些“大”货来多讨些奖赏,</P>
可他们忽略了,水深之处,危险则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