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楚安王病危(1 / 2)

怜烟的一句话,</P>

提醒了吕小伟,</P>

吕小伟赶紧翻看众人的供词,</P>

终于发现了一条重要情况,</P>

当日那个禽兽孟怀,</P>

是戍时(晚上八点)窜入孟家的,</P>

按照大圣律规定,</P>

戍时已经算是夜晚,</P>

开始每隔两个小时敲梆子锣鼓报时了。</P>

而对于夜晚擅闯人家的刑律有一条,</P>

大圣律有云:</P>

凡夜无故入人家内者,杖八十,</P>

主家登时杀死者,勿论!</P>

这个孟怀夜入孟家姐妹家,</P>

不管有没有想要强奸两人,</P>

对于孟家姐妹来说,</P>

就是四个字,</P>

打死,无论。</P>

如此判罚,</P>

既让三司挑不出毛病,</P>

也能够满足孟霞保护妹妹名节的需求,</P>

可以算得上是一举两得。</P>

当公堂之上,</P>

吕小伟根据验尸记录、证人证言,</P>

当庭宣判之后,</P>

听见自己无罪释放的孟霞,</P>

一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P>

直到妹妹孟丽哭着扑过来,</P>

这才如梦初醒,</P>

几个月没见面,</P>

姐妹两人顾不得倾诉相思之苦,</P>

齐齐向吕小伟跪谢救命之恩。</P>

而听闻判罚结果的孟家庄村长和族老们,</P>

也是纷纷拍手称快,</P>

逢人便说吕小伟的青天之名。</P>

有人欢喜有人愁,</P>

躲在知府衙门的何知府,</P>

得知自己判定的杀人铁案,</P>

被吕小伟翻了案,</P>

自己判定的绞监候的凶手,</P>

还是当庭无罪释放,</P>

如此大的判罚差距,</P>

也正是说明了自己的昏庸,</P>

看着自己手上,</P>

已经写好的请罪奏报,</P>

如果仅仅是金钗案,</P>

自己疏忽判错,</P>

上个请罪折子还算情有可原,</P>

而今再加上这个孟霞杀人案,</P>

却是无论如何没办法狡辩了,</P>

暗叹一声,</P>

天要亡我啊,</P>

将手里的请罪折子烧了,</P>

心有不甘的开始写辞官折子。</P>

等到吕小伟回到后堂,</P>

看见张虎拿着何知府的辞官奏折而来,</P>

吕小伟也没有再深究的意思,</P>

对于何知府这种,</P>

从来没有贪污受贿,</P>

仅仅是因为学识不够,</P>

而判错案子的官员,</P>

按照如今的大圣朝惯例,</P>

辞官已经是最大的处罚了,</P>

不会像是后世那般追责的,</P>

不得不说,</P>

封建王朝对待官员,</P>

无论是待遇还是容忍度,</P>

都是极其宽松的。</P>

不过鉴于何知府的破案水平,</P>

仅仅吕小伟经手的两个案子,</P>

全都判的糊里糊涂,</P>

对于以前的案子,</P>

吕小伟也是放心不下,</P>

就在何知府挂冠而去的日子里,</P>

吕小伟又对陈年旧案细细梳理了一番,</P>

同时在知府衙门口张贴伸冤告示,</P>

不管原告被告,</P>

只要是认为何知府的判罚有误,</P>

都可以前来申诉。</P>

一时之间,</P>

衙门前人满为患,</P>

但是大多都是钱财之事,</P>

再无人命官司。</P>

吕小伟脚不沾地的处理了前来申诉的案件,</P>

金钗案和孟霞杀人案的复核,</P>

随着同意何知府辞官的公文一起下来了,</P>

同来的还有张首辅的一封私信,</P>

三司对于吕小伟判罚的案子,</P>

如今的态度就是全部同意,</P>

但是对于何知府的辞官行为,</P>

张首辅在私信中,</P>

对于吕小伟却是大大赞扬,</P>

能够让这个抵抗新政的四品知府,</P>

兵不血刃的主动辞官,</P>

既扫清了张首辅的新政阻碍,</P>

又能空出一个地方安插改革派人员,</P>

正所谓一举两得,</P>

最妙的是,</P>

这次何知府的辞职与改革无关,</P>

只是因为判案昏庸糊涂,</P>

没触发改革派和保守派之间的斗争。</P>

面对张首辅私信中的大加赞赏,</P>

吕小伟心中也是不由苦笑,</P>

自己虽说想要保持中立,</P>

但是人在朝堂,</P>

身不由己,</P>

经此一事,</P>

保守派已经把自己归为改革派了吧?</P>

但是吕小伟不后悔,</P>

自己问心无愧,</P>

只要是对百姓好的事情,</P>

做了也就做了,</P>

大不了弃官不做而已,</P>

两世为人的吕小伟还是能够想通的。</P>

当怜烟得知吕小伟的想法,</P>

拍手赞成,</P>

一脸憧憬道:</P>

“就是,</P>

这种憋屈的官不做也罢,</P>

咱们做一对行侠仗义的兄妹,</P>

行走江湖,快意恩仇多好,</P>

不用每次判罚案子的时候,</P>

都要思前想后,</P>

按照大圣律的条条框框行事。”</P>

旁边的张虎也是帮腔道:</P>

“就是,</P>

如果朝中那些人,</P>

连吕大人如此一心为民的官员也容不下,</P>

我也跟您辞官,</P>

大人你说去哪来,</P>

咱们就去哪里,</P>

凭借大人的一身才华,</P>

还有我老张的一把力气,</P>

还能饿死不成?”</P>

张虎这个憨憨的话说完,</P>

三人六目相对,</P>

不约而同哈哈大笑,</P>

低沉的心情都是一扫而光。</P>

张首辅的私信里面,</P>

还附带了一张没头没尾的纸条,</P>

上面只写着一句话:</P>

“楚安王在化县别院,病危。”</P>

吕小伟翻来覆去的看了几遍,</P>

上面既没有暗语,</P>

也没提什么要求,</P>

就是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P>

吕小伟心中隐隐有所怀疑,</P>

知道自己和楚安王打过交道的人不少,</P>

但是能把纸条夹杂在张首辅的信中,</P>

送给自己的,</P>

除了那位天子之外,</P>

吕小伟实在想不出来还有谁。</P>

刚刚还开怀大笑的怜烟,</P>

眼见义兄又握着一张纸沉思,</P>

好奇心驱使怜烟也伸头看了一眼,</P>

上面的一句话让怜烟摸不着头脑,</P>

“义兄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报丧的?”</P>

吕小伟没好气的回怼道:</P>

“不会说话就少说点,什么报丧,人家只是病危,还没死呢。”</P>

怜烟尴尬的摸摸额头,</P>

心里面的好奇却是越发强烈,</P>

撒娇道:</P>

“好好好,对对对,</P>

义兄说的都对,</P>

那这个纸条到底什么意思吗?</P>

也没有落款,</P>

也没说要干什么。”</P>

吕小伟无奈的白了单纯的怜烟一眼:</P>

“还要怎么说?</P>

这不是很明显吗?</P>

如果不想让咱们去,</P>

有必要多此一举的给这个消息吗?</P>

也许是楚安王想见我,</P>

也许是皇上想让我去看看,</P>

楚安王的病到底是自己得的,</P>

还是。。。。。”</P>

听到这里,</P>

怜烟惊讶的问道:</P>

“皇上?</P>

这个纸条是皇上写的?</P>

那他为什么要写这么一个藏头露尾的纸条,</P>

下道圣旨,</P>

义兄还不是得过去?”</P>

吕小伟用看白痴的眼神,</P>

盯着一脸疑惑的怜烟道:“这还用说吗?咱们看了这张纸条,是因为友情,自愿过去看望楚安王的,如果皇上正式下旨,那不是成了公务?更何况,天子为了一个同胞王爷,下旨让擅长破案缉凶的八府巡按去探望,天下的官员会怎么想?王府的人会怎么想?不是明摆着告诉大家,有人要谋害王爷吗?万一楚安王只是正常疾病,怎么收场?”</P>

被怼的哑口无言的怜烟,</P>

噘着嘴道:</P>

“有没有这么夸张,</P>

一张没头没尾的纸条,</P>

被义兄你解读出这么多意思,</P>

真的假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