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会师(2 / 2)

大明海兵 九月逆流 1080 字 10个月前

大家对吴恩铭中校反向突围甚是钦佩,在大学堂时候名声不显的吴中校甚是腼腆,连声摆手说道:“都是阳澄湖舰的郭舰长指点的”。</P>

席间最年长的上校郭树森苦笑道:“当时夜间海上一片混乱,我也不过是凭借经验,感觉倭寇不可能在西侧开了口子放行,刚好舰上无线电联络上吴舰长的金江舰,一致认为向东突围没准还有条生路,于是大家关闭灯光,一直没有开火,几条舰稀里糊涂的聚在一起就冲出来,在脱离战场后,遇到一条倭寇落单的鱼雷艇前来堵截,居然被吴舰长带舰直接给撞成两截,说起来,最大的功臣还是吴舰长啊”。</P>

说到这时候,吴恩铭中校端起水杯来,毕恭毕敬的向着朱先钎说道:“教务长,当年你讲解仁川港最后一次夜袭战时候说过,困境之中,海兵要有一往无前的勇气,唯有勇气,才是大明海兵灵魂,向死而生才能死中求活,这里说不得还是要敬教务长”。</P>

“敬”!</P>

很快话题又转到襄阳编队怎么知道金江四舰的下落,朱先钎苦笑道:“要不是小吴舰长的无线电通报,我也不会死中求活,冒险突入鲸海”,一席话让大家哈哈大笑。</P>

后面,朱先钎又专门询问了金江四舰的状况,显然吴恩铭等人早有准备,战舰方面,其余三舰状况不错,只有金江舰撞沉倭寇鱼雷艇,舰首被破开一个近三米的大口子,由于江字级驱逐舰舰体狭长,水密舱设计严密,仅损失了三节航速,这几天已经冒险在海上作业,先是调整重心,将舰首抬起来,又在两艘综合补给舰的协助下,简单将舰首缺口焊接好,最高航速已经恢复,只要不是被直接命中或是舰首近失弹,基本不会有影响。</P>

补给方面,作为朱先钎主持的快速补给舰的设计,包括了弹药、燃煤、补给和淡水这些,还有冷冻仓库、修理厂、医疗室和各种舰上吊机,他们前后也就在海上待了一旬多时间,新鲜蔬菜是没有了,不过食品补给什么的,四艘就可以保障一个舰队一旬食用,现在光阳澄湖两舰,完全可以让现有八舰吃饱穿暖一个月。</P>

尤其是快速补给舰的动力,按照舰队战舰级别安装了两部蒸汽轮机,标准排水量情况下最高航速可以到24节,完全跟得上装甲巡洋舰编队速度,也是两艘补给舰能够快速突围的关键,不过这造价可不便宜,一艘就将近900万银元,就为这事,朱先钎还和大本营扯皮很久才通过,用着大明海兵目标是远洋作战这种空洞无物但又非常符合陛下口味的口号,还有补给舰上的搭载的弹药都比战舰造价要高这些理由糊弄过去,现在看来,当时一力坚持真是值了。</P>

不过,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补给舰上的弹药,因为第二舰队战列舰用的是300毫米主炮,老式巡洋舰原本用的是200毫米炮弹,朝鲜战争后,陆续改装成150毫米速射炮,因此,一枚200毫米炮弹都没有携带,襄阳四舰的主炮弹药,显然没法补给。</P>

至于副炮弹药方面,75毫米和47毫米可以敞开用,甚至连11毫米的格林炮弹药,都还有好几吨库存。</P>

后面几天,两艘补给舰忙碌起来,接连与襄阳四舰并航行驶,开始不断运输补给和弹药,一时间,整个编队上下气氛又变得活跃起来。</P>

就连朱先钎也觉得暂时可以放松一下,于是走出内舱室,到侧面的外舰桥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