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受伤的狼王(1 / 2)

第二天一早,王大山吃完早饭就出门了。</P>

出门之前他交待好了李援朝要定时的喂大花和几只小鹿。</P>

今天他要去一个距离白龙沟最近的老埯子。</P>

老埯子,就是曾经抬出过六品叶以上人参的老坑。</P>

据羊皮卷记载,王家曾经有一位先人,为了救满清光绪年间的一名吉林将军,连夜进山挖回来了一支六品叶老山参。</P>

当时这名吉林将军就是光绪年间赫赫有名的忠靖将军长顺。光绪十四年(1888年),吉林发生饥荒,他排除各种阻力,开仓放粮、赈济灾民,竭尽全力缓解了老百姓的困境。</P>

后来吉林将军领兵巡边到大白山,路过白龙沟时因伤寒病倒,王家先人为感念长顺的一心为民,连夜进山,挖出了一支六品叶的老山参配入药中,最终成功救活了这位吉林将军。</P>

今天,王大山就要去这个老埯子。</P>

因为一颗六品叶以上的老山参,它的周围一定有一窝子的年份较低的人参,当年王家先人只挖出了一支六品叶的老参,其他的人参并未挖出。</P>

一百年过去了,现在,这些人参里肯定又长出了六品叶的人参,这时候去抬一颗出来刚刚好。</P>

王大山带着全套的抬参工具和打猎的装备出发了,为了能够多抬几支参出来,他还特地的多带了几根红绳。</P>

这一去,没有个三五天是回不来了。</P>

这个老埯子虽说是距离白龙沟最近的一个,可走路至少也要一个白天。</P>

他不紧不慢的走着,山路难行,要保存适量的体力防止遇到危险。</P>

路上看见了猎物也没有打,这次的首要任务是找老埯子,没抬出人参之前是不打猎的。</P>

整整走了一个白天,沿着羊皮卷标记的路线,当他看到一个高耸的鹰嘴型的山峰的时候,他知道他快到了。</P>

据羊皮卷记载,这个老埯子就在鹰嘴峰的背阴面。</P>

背阴面,也就是山的北面,一般日照的时间较短。</P>

王大山看着眼前的大山,又看看已经快要落山的日头,决定先找个地方安营扎寨,吃饱喝足休息好,明天再去寻找。</P>

他找了个地势较高的地方。</P>

这个地方不仅地势较高,旁边还有一棵大树。这棵大树长的并不直挺,反而有些歪斜。</P>

但歪斜的大树有两个好处,一是好攀爬,二一个就是在树上能站的稳。</P>

一旦危险来临,他就可以爬到树上。</P>

毕竟,在丛林中,会爬树的大型野兽并不算多。</P>

王大山用铲子清理了一下地上的杂草落叶,将这些杂草落叶枯树枝分成三堆,分别围在他清理好的地方与大树的后面,这样就能将他选的休息处和大树形成一个三角形。</P>

然后他又出去砍了一些木柴,等他回来,把三堆柴禾点燃,火堆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屏障,如此,就不怕野兽从后面偷袭。</P>

忙完这一切,王大山掏出馒头和头天卤的猪肉,又削了两根树枝,把卤肉插在树枝上慢慢的烤着,一边烤一边吃,还时不时的喝上一口水,看着远处的晚霞,感觉十分的自在。</P>

这是他第一次夜宿在大山中,但他并不害怕,因为上一世当兵的时候,每年都要经历不止一次的野外生存训练,春夏秋冬四季都有。</P>

天渐渐的黑了下去,到了夜晚,是大多数动物开始觅食的时间。</P>

黑暗的夜色中,除了天上弯月的一点微光,就再也看不见什么了。</P>

夜晚的山林中并不寂静,虫鸣蛙叫、猫头鹰的哀嚎、狼群的嚎叫和野兽的怒吼都时不时的充斥着整个山林。</P>

毫不夸张的说,胆小的人在夜晚的丛林中,很有可能被活活的吓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