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工具国(2 / 2)

虽然知道那只是番邦的演绎,还是有不少人十分感兴趣。

火星,对于这个称呼,天幕下的古人们一开始有些不太确认,后来也都明白了,这不就是荧惑星吗!

《尚书·舜典》中载,孔颖达疏:“七政,其政有七,于玑衡察之,必在天者,知七政谓日月与五星也。木曰岁星,火曰荧惑星,土曰镇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

天象是非常重要的,历朝历代都有专门观测星象的官职。

而荧惑星,或许不是一个太好的兆头。

《东周列国志》中,太史伯阳父奏曰:“凡街市无根之语,谓之遥言。上天儆戒人君,命荧惑星化为小儿,造作遥言,使群儿习之,谓之童谣。

小则寓一人之吉凶,大则系国家之兴败。荧惑火星,是以色红。今王国之谣,乃天所以儆王也。”

火星的出现时间并不固定,在天空中的运动轨迹也十分复杂,令人迷惑。“荧荧火光,离离乱惑”,故称之为“荧惑星”。

每当它在心宿二附近停留或逆行时,即所谓的“荧惑守心”,便被古人认为是大凶之兆。

这可能预示着帝王有亡故之灾或国家将有大变。

……说起来,后人在天幕中用外星人讽刺司马懿的洛水起誓,司马家还有一段关于荧惑星的传说呢。

唐,李世民看着天幕,有趣的笑了笑。

当年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曾指着洛水发誓,绝不会因为兄长被朱鲔所杀就对其展开报复,想拉拢朱鲔。

朱鲔被刘秀打动,带领洛阳城10万大军,向刘秀军打开城门。

而刘秀也恪守诺言,没有加害朱鲔和他部下,还保留了他的官职和爵位。

这样的举动,自然赢得了朝野和百姓的拥戴与信任,成就了一段洛水之盟的佳话。

可惜,现在一提起洛水,众人想到的是司马懿。

司马懿在发动高平陵政变时,为了劝降曹爽,指着洛水发誓,表示只要曹爽投降,就不会伤害他的性命,保留他的爵位,并让他过上富裕的生活。

然而,司马懿并没有兑现承诺,反而灭掉了曹爽满门,掌握了朝政大权。

这一举动,或许在短期内让他取得胜利,却也极大地破坏了政治伦理和社会的信任基础,导致晋朝及后续朝代出现了系统性的道德坍塌和政治混乱。

正如后人所说:“自司马氏篡魏以来,人不守信、神不守灵”。

李世民摇摇头。

东晋的书籍曾记载三国时期,吴国有一个传说——

在吴国立国之初,镇守边境的守备队将士,其妻儿需作为人质被强行押置在京城。

这些孩子总是成群结伙地一起嬉戏玩耍。

永安三年二月,孩子如常玩耍时,突然出现一个陌生的孩童,年纪大约六、七岁。身高四尺多,身穿绿衣。

大家都觉得很奇怪,七嘴八舌地问:“这个家伙从没看过耶,你是哪家的小孩?”

这个小孩回答:“我看你们玩得很高兴,就过来啦!”

大家定神一瞧,只见这个小孩两眼闪烁着强烈光芒,好像要射杀人一般。

孩子们感到非常害怕,又再问:“你从哪里来的?”

他回答:“你们怕我吗?其实我不是人,是荧惑星。三国,终将归于司马氏。”

那孩童随之便蜷曲身体飞向天际。

……

四年后,先是蜀国灭亡;六年后魏国让出帝位;二十一年后,吴国被平定。

正如那名自称“荧惑星”的孩童所言,三国终归司马氏所有。

……

后来有人认为,这个故事可能是司马家族人为制造出来的谶语,用以蛊惑百姓。

可惜,再怎样的装神弄鬼,晋朝,对于后人来说甚至不愿多加提及。

看着天幕那霉国对着中原各种揣测杜撰,李世民简直是啼笑皆非。

不过他们怎么非要这么揪着中原不放呢,甚至到了那荧惑星种土豆都要给花国一点戏份。

这个土豆竟然这么神奇,连星星上都能种植了?

李世民若有所思,也不知哪里能找到这种作物。让那些使节带些画像出去找一找,这样厉害的作物,大唐必须拥有!

……

明,朱元璋听着后人说不完的番邦影视,眉头挑的老高。

当然,中原肯定是最强的,反不反派的,那不是角度不同。

要他说,站在中原的角度,那美丽卡还是个大反派呢!!!

老朱可没忘记天幕曾提到过的《沃耳夫条款》。

这样限制中原,还敢在电影中让中原放弃什么“太阳神计划”去救他们的兵,真是鸡蛋上刮毛——痴心妄想。

就算中原好心想帮,他们估计也要借着那劳什子条款吵个半天,把火星上的人给饿死都吵不出什么章程来。

想着想着,老朱也有些想看热闹了。

也不知美丽卡的那两还呆在天上的人,是个什么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