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五</P>
胤禛和弘晖写了半天对联,算是把郡王府和那拉府的对联都写出来了。</P>
两府的大门对联都是胤禛执笔的,玉琦看过就是一阵无脑夸,哄得胤禛特别高兴;</P>
弘晖想起尹继善来,就说:“尹继善就要回家过年了,别的额娘都赏了,儿子也想给他一副阿玛写的对联。”</P>
胤禛问玉琦:“尹继善什么时候回家去?”</P>
玉琦笑说:“昨天他们母子就来辞行了,说是明天一早就走。”</P>
她又点点弘晖,“难怪你今天催着你阿玛写对联呢,你倒是什么都想着他。”</P>
弘晖笑说:“尹继善很聪明,读书也好,还很重承诺,儿子挺喜欢他的。”</P>
胤禛也喜欢尹继善,又是儿子来求的,他略一思索,提笔就写了一幅,</P>
上联:良辰美景惜时如金敢与金鸡争晨光</P>
下联:书山学海甘之若饴誓同峨眉共比高</P>
横批:壮志凌云</P>
胤禛放下笔,边擦手边说:“你带给他,让他回去好好过年!”</P>
当弘晖把胤禛写的对联交给尹继善的时候,他都还有点不敢相信,默念一遍,心中一阵激荡。</P>
他放好对联,对着正院的方向一揖到底,“多谢王爷厚爱!”</P>
康熙四十七年 正月初一</P>
康熙率领众皇子、皇孙、宗室、大臣们到玉河桥东的萨满教礼堂举行祭天之礼。</P>
其间须献酒、祷祝、诵唱神歌以及行跪拜大礼。</P>
最后一拜的时候,康熙一阵眩晕,踉跄了一下险些摔倒,好在被梁九功一把扶住。</P>
太子先惊后喜,赶紧收敛心神,过去搀扶,嘴里呼唤道:“皇阿玛,你怎么了?”</P>
康熙被他叫得心烦,又恐大臣们觉得他身子不行了,高声道:“无碍!继续行礼!”立刻稳稳地跪下去。</P>
太子放开手,退回原位,跟着行礼,心里一阵惋惜。</P>
大阿哥心里一紧,他就在太子后面,看得很清楚,知道康熙的腿脚已经不灵便了。</P>
三阿哥的心也提起来了,眼睛紧紧盯着康熙的背影。</P>
胤禛眉心一跳,一边跟着行礼一边思索:皇阿玛的身子就是从这时候开始不好的。</P>
其余宗亲、大臣难免眼色乱飞,皇上从来没有这样过,他是真的老了吗?</P>
祭祀结束,康熙率领众人向太后行三跪九叩之礼,之后便是公主、福晋、命妇等行礼。</P>
等到宗亲宴时,康熙依旧精神充沛,让一众大臣都松了一口气。</P>
太子却不以为然,因为他在康熙身上闻到了参汤味。</P>
好容易熬到宗亲宴结束,太子回到毓庆宫就让人给心腹大臣传话。</P>
到了正月初六,就有大臣上了联名折子:</P>
“皇上御极以来,凡祭祀俱往。皇上虔诚,上天洞鉴,今岁祭祈谷坛,臣等恐礼数繁多,圣躬过于劳顿,恭恳暂停亲祭。”</P>
意思是说:皇上您对祭祀一向虔诚,上天都知道,祈谷祭祀您就别去了。</P>
康熙捏着折子细看联名的众人,冷笑一声,“哼!朕才有点不好,就有人试探来了。”</P>
下午乾清宫就发了一份上谕:“朕从前微觉头眩,今得上天佑庇身体康健、步履如常,若果朕躬欠安,不能行礼,自当遣官致祭!朕生平从不作欺人语,欺人即自欺。况祭祈谷坛乃为天下万民粒食之计,敬事天地乃朕之责,岂可不亲诣行礼耶,朕志已决不必再奏。”</P>
意思是说:朕没事,别叨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