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科多离开佟国维的书房后,到底没找到鄂伦岱,他想到亲爹疾言厉色的样子,蔫头耷脑的回自己院子了。</P>
此时,鄂伦岱正从八阿哥府出来,他就是心慌来求安慰的。</P>
同样心焦的还有佟贵妃,娘家又被参了,还是因为杀了江南文人何焯,这罪名要是坐实了可怎么得了?</P>
佟贵妃心里没主意,也不敢随便往别人宫里去,只能躲屋里一个人抹眼泪。</P>
德妃知道这事,带着点心来安慰她;</P>
因为十公主的关系,佟贵妃待德妃比别人都亲近,对着德妃哭了一鼻子,心情好多了。</P>
再洗脸、上妆就到了晚膳的时候,乾清宫来传话皇上要过来用膳。</P>
德妃笑说:“皇上能来定然没大事的!娘娘放心吧!”</P>
佟贵妃自然欢喜,送走德妃就去了小厨房,挽起袖子亲自做了康熙爱吃的菜。</P>
等康熙到了,承乾宫就开始摆饭。</P>
康熙一看菜色就知道是佟贵妃亲自做的,心里微微一叹,他握住佟贵妃的手,</P>
“外面的事情你不要担心!朕会照看的!”</P>
佟贵妃感激地点点头,“臣妾听皇上的!只是,臣妾心里实在愧疚,做个皇上爱吃的菜,算是给皇上赔礼了。”</P>
康熙哈哈一笑,又拍拍她的手,“行!不过,天冷了别再冻着你,以后让她们做!”</P>
康熙的话佟贵妃就没有不应的,脸上有了笑,伺候的更殷勤了。</P>
隔日,康熙去斋宫开始斋戒,冬至祭天皇帝是要斋戒三日的。</P>
这一日也是请安的日子,</P>
因为何焯的死,京城里闹得沸沸扬扬的,参佟家的折子不少,参八阿哥的折子也在急速增加。</P>
于是,到宁寿宫请安的各人,都把眼光集中到佟贵妃和八福晋年氏身上了。</P>
有康熙那句“朕会照看的!”,佟贵妃自然应付自如。</P>
年氏到底年纪小,即便八阿哥安慰又安慰,她还是拎着心,再被众人关注又更心慌一些。</P>
宫女上茶的轻响,都让她惊了一下,她一哆嗦,宫女也吓一跳,茶水就洒了出来,年氏的衣袖湿了一片。</P>
宫女吓得赶紧跪地请罪,连说:“奴才该死!奴才该死!”</P>
这一下连太后、贵妃的眼光也看过来了。</P>
年氏一下红了脸,心里慌了一下,赶紧稳住,拿帕子擦擦衣袖的茶水,轻声说:“是我自己不小心,不怪你!快起来吧!”</P>
宫女心里一松,赶紧谢过,收拾好茶碗就退下去了。</P>
太后一听她的声音就想起来了,原来是那个酷似董鄂氏的八福晋年氏呀!</P>
她拧起眉,“这是哪个?怎么这样毛躁?可是规矩没学全就出来了?”</P>
这一句规矩没学好可就严重了!</P>
等于打了年氏的脸,说年家就是没有家教的人家!直接否定了年氏和年家!</P>
平王妃曹佳氏心里一突,这一屋子请安的人,就她跟年氏是汉人,她捏着帕子就想帮忙打圆场。</P>
玉琦看她神色就知道她在想什么,对她轻轻地摇摇头。</P>
曹佳氏一下醒过神,平王府确实是铁帽子王,可自己在太后跟前也没多得宠。</P>
太后那些话明显是故意说的,自己若为年氏出头,既没好处,还会得罪太后,何苦呢?</P>
她一想明白利害关系,立刻就退缩了,低着头默默的喝茶。</P>
曹佳氏都能想明白利害,别的人更清楚了,自然就没人出来打圆场了。</P>
年氏红着脸,窘迫地遮掩着茶渍,矮身给太后行了一礼,“是孙媳妇失礼了,请太后责罚!”</P>
太后的眉头拧得更紧了,挥挥手,“既如此,你就先回去吧!”等于是把她赶出去了!</P>
各人的眼色乱飞,纷纷交头接耳,窃窃私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