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皇帝培养计划(1 / 2)

郝仁并不知道站在一旁的阎文应还有这么丰富的想法,</P>

就算是他知道,也懒得搭理他,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多久了。</P>

现在在官家面前还能凭借着溜须拍马把赵祯伺候的无微不至所得宠信,</P>

一旦得罪了官家失去了赵祯的庇护,他就离死不远了。</P>

眼看着晚饭的时间还早郝仁倒是和赵祯聊了不少天南海北的事情。</P>

都是年轻人,虽然赵祯比郝仁大几岁,但也没差多少。</P>

不谈公事的情况下,很快两个人就就天南海北的扯了起来。</P>

不过大多数的时候还是郝仁为了迎合赵祯的兴趣,说着一些他感兴趣的话题、</P>

赵祯虽然比现在的郝仁大几岁,但是毕竟一直生活在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所以对外界的事情还是很感兴趣的。</P>

而郝仁虽然看上去年轻,但毕竟心里年纪三十多了,再加上后世网络上接受的海量信息,和来到这个世界后恶补的对口的知识,</P>

再加上有意的迎合赵祯,自然是相谈的十分融洽。</P>

赵祯尤其是对郝仁在小林村的事情感兴趣,听着那些好像在话本中一样的故事,眼睛都泛着兴奋的神采。</P>

对赵祯来说,郝仁所讲的那个小林村的一草一木,每个人物都好像活灵活现的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P>

随着郝仁略带美化与修辞的描述,小林村的一幕幕好像清晰的映入了赵祯的脑海里。</P>

仿佛身临其境一般。</P>

从一开始的食不果腹,到郝仁去镇子上靠着自己的见识结识了莫远,吃了一顿不好钱的饭,还靠着卖菜谱赚到了第一桶金。</P>

到后来随着一步步的发展,小林村是如何在郝仁的帮衬下,全村齐心协力,共度难关,一起熬过了灾荒之年。</P>

后来又面临流寇刘大毛的威胁,以及后来的梁山匪患,赵祯的面色随着郝仁的讲述不断的变化着,</P>

时而兴奋时而担心,时而忧虑,时而紧张。</P>

此时此刻,他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官家身份,好像是在听一个朋友讲述他的经历和遭遇一般。</P>

在郝仁的描述里,小林村的事情,还有人和物都立体鲜明了起来。</P>

这些人会受灾挨饿,会齐心协力的渡过难关,会有丰收的喜悦,同时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困扰。</P>

但整体来说,还是好的一方面多一些,人们总还能安稳的生活下去,即便是有些刘大毛那样的流民演变而出的动乱,</P>

也总能逢凶化吉的遇难呈祥。</P>

在郝仁的讲述里,他好像对待那些不事生产的打家劫舍的梁山匪寇们没有丝毫的同情,</P>

却不记恨因为灾荒失去了土地而被迫害人的刘大毛他们。</P>

虽然刘大毛他们的做法郝仁不赞成,但是对这种事情的出现,郝仁认为官府也有一定的失职成分。</P>

这点赵祯在思考了一会以后,点头认可了郝仁的这番观点。</P>

同时激动的握着郝仁的手,有些感谢郝仁能够对他如实的讲述这些事情,能够让他去对皇宫之外千里之隔的地方,</P>

那些同属他治下的子民的生活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P>

而且郝仁的讲述里面,十分的客观全面。并没有什么功利的成分,</P>

仿佛自己不是官家他也不是臣子,这也不是什么君臣奏对,</P>

只想两个相见恨晚的朋友茶余饭后聊天时娓娓道来的一桩很平常的事情。</P>

这就让赵祯十分感动了,以前臣子们上的奏章札子,要么一片歌舞升平百姓丰衣足食天下太平!</P>

要么就是哪哪地方出现了严重的灾情,百姓全部水深火热,当地大小官员全是贪官污吏一地的硕鼠,不全部杀之不足以平民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