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席文昊的打算(2 / 2)

明年赵祯还要开制科的,</P>

郝仁完全可以走富弼张方平的路线,</P>

先由朝廷大臣举荐,这个资格现在他就有,</P>

再考取制科,步入官场。</P>

富弼张方平如今不都混的风生水起么?</P>

只要制科能考出来,那也是足以说明水平的!</P>

既然进士科走不通,不妨换个思路嘛。</P>

说不定走制科考试,就一路顺风顺水了呢?!</P>

至于学堂的教书问题,那还不好解决,</P>

只要有钱,都是小问题!</P>

郝仁花钱从县城里托宋清明找了两个自觉科举无望。</P>

又像赚钱贴补家用的读书人,双方一拍即合,郝仁给出的报酬让对方十分满意,</P>

而对方的水平,宋清明推荐的,教这些才启蒙的小屁孩还是绰绰有余的。</P>

原本河西村的那个梁姓老书生还想着大包大揽,说是他自己可以忙的过来,不需要请人。</P>

但是郝仁还是又找了两个人,</P>

那老梁头年纪不小了,走路都颤颤巍巍的了,说不定那天一觉睡过去就醒不来了,</P>

趁着自己在家,干脆一劳永逸吧!</P>

起初郝仁提出带着席文昊去京城参加明年的制科考试时候,</P>

席文昊还一脸的不愿意,</P>

在他的想法里,自己母子俩如今已经在小林村安稳的生活下来了,</P>

母亲在小林村过的明显要比当初在镇子上开心多了,</P>

脸上的笑容都没断过,还经常出去串门,</P>

俨然已经和小林村的妇女们打成了一片,</P>

自是不想再随意的换地方,</P>

而且京城人生地不熟的,他带着老娘去,岂不是不方便?</P>

别的不说,光是住的地方就是一个大问题,</P>

京城居,大不易啊!</P>

而且他还想着安安稳稳的在小林村,一遍教学生,</P>

一边静下心来温习功课,想着三年后的进士科呢。</P>

因为一般按照惯例,进士科是三年一次的。</P>

恰好今年刚结束,他已经无缘了,</P>

因为去年他没考上进士么,</P>

只是无缘今年开春时候二月份的殿试。</P>

这次的科举已经结束了,</P>

状元是个叫张唐卿的年轻人,</P>

郝仁听王曾提过一嘴,</P>

二十多岁,一表人才,青州人,王曾的老乡。</P>

不出意外的话,下次的进士科要等上三年了!</P>

最终还是席文昊的母亲亲自出面劝说,才打消了席文昊固执的念头,</P>

答应跟着郝仁一起前往京城!</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