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队泊于公安口,船员们检修船只,补充物资,顺便休憩放松一小会儿,自不再话下。
周默则忙着来到诸葛瑾公府拜访,为诸葛亮递送家信。
诸葛瑾笑脸出迎,他已经年过半百,头发花白,言谈儒雅随和,一看就是个脾气极好的敦厚长者。
只可惜他身材有点发福,脸也有点太长,相比其弟诸葛亮,虽是一母同胞,形象气质却差了好大一截。
听说胞弟诸葛亮来信,诸葛瑾十分开心,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自从吴蜀交恶,他们兄弟二人各为其主,公私分明,已经多年未有联系,彼此内心都是十分思念。
诸葛瑾迫不及待地拆开信件,认真浏览起来。
周默见诸葛瑾眯着眼睛,后仰着脑袋,拿着信的手伸得老远,一看就是个老老花眼了。
于是,他从怀中取出一物来,递给诸葛瑾。
此物便是上次制作那天机筒剩下的透镜残次品,周默挑出几片品质尚可的,做了一个带木柄的圆形铜框,将镜片镶嵌在内,一只简易的放大镜便完成了。
这东西,除了能点火、烫蚂蚁玩之外,最实用的功能,就是做老花镜了。
诸葛瑾已经五十岁,一生酷爱读书,又常年劳形于案牍,一双眼睛疲劳过度,早已是老眼昏花,读书写字,都难以持久。
见到此物,造型稀奇古怪,从未见过,不免惊讶道:“这是何物?”
周默笑了笑,也不说话,站起身来走到诸葛瑾身边,手把手教他如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