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攘外必先安内(2 / 2)

徽宗在位期间,不知是为了压制太子赵桓,还是欣赏郓王赵楷才华出众,对其恩宠一直超过太子。

每每赐宴大臣,徽宗总是让赵楷出席,甚至微服幸临蔡京第宅,仍是由赵楷作陪,完全不见太子身影,以致人们不免揣测,认为皇帝想废太子,还有大臣为此私下串联。

赵楷十八岁迁就外第,徽宗特许其‘出入禁省,不复限朝暮’,并‘于外第作飞桥复道,以通往来’,还时不时亲临其府第。

他破例官拜太傅、破例掌军权等等,皆是徽宗为捧赵楷而打压赵桓,其中记忆最为深刻一幕,出现在宣和五年七月。

当时为徽宗上尊号,大臣以王黼领衔,皇子以郓王领衔,太子赵桓成为小丑。

十几年太子生涯,赵桓就是这样战战兢兢,冒着时刻被废的风险,才等来一次翻盘的机会,所以能对徽宗孝顺?也是他作为帝王不够狠,才给自己留下这些麻烦。

此时,赵桓看完徽宗诏书,心已完全冰冷。

他没听进李纲安慰,抬头已经拿定了主意。

“诚如李卿所言,大宋只有一个皇帝,朕不会向国贼屈服,老九欺朕没有兵马?你速着枢密院往陕西下军牒,命永兴、延、环庆、秦风、泾原、熙河六路,全部兵马立刻进京勤王,朕知道他们之前有所保留。”

“全部?”

李纲闻言吃了一惊,急忙抱拳谏言:“陕西兵马的确有保留,是为防西夏而保留,前几次召兵勤王,已被西夏趁虚而入夺走数地,若现在全部调来东京,西北边疆必为西夏吞矣,陛下三思啊!”

“赵构在济州僭位称帝,之后又定都屯兵南京,显然是为攻打东京夺权,朕此时已顾不上西夏威胁,攘外必先安内!”

看到赵桓怒气上头,向来直爽见称的李纲,此时也不敢直接拂逆。

他转换思维角度,小声劝道:“陛下暂歇雷霆之怒,您忘了上次西军来京勤王,由于没有足够威望的将领约束,导致各路兵马无法形成战斗力,另外这六路兵马不下二十万,现在的东京也负担不起。”

“东京负担不起,那就从各州调运粮草,总不能看着赵构打来?”

“您忘了王太尉是如何败的?赵构下敕书蛊惑人心,正说明他没信心打败陛下,没有金人帮忙他什么都不是,为今之计当派人安抚各州,再深入赵构势力范围策反,正所谓以彼之道还治其身,争天下不是比好勇斗狠,而是比民心、比后勤。”

“京城驻军不多,若赵构趁虚而入,或者金人去而复返.”赵桓蹙起愁眉,虽然他的话没说完,但意思已很清楚。

李纲似乎早有对策,未加思索就开口回答:“陛下,正是因为金人缘故,才不建议调所有西军入京,眼下河北已完全沦陷,金人南下可以畅通无阻,汴京周边又无险要可守,臣建议万不得已可迁都长安,一则.”

“打住!”

赵桓打断李纲,怒气冲冲质问:“朕乃大宋天子,逆贼赵构刚僭越称帝,朕就吓得此时迁都?天下子如何看朕?你到底是何居心?”

“啊?臣不敢。”

李纲一个激灵跪了下去,并往自己嘴上抽了一巴掌,懊恼请罪:“臣刚才考虑不周,没有想到这一点,请陛下恕罪。”

“起来吧。”

赵桓扬了扬手,意味深长说道:“朕相信卿是有口无心,毕竟你是太上皇笔下的奸臣,若是真为赵构得逞,你的下场不可谓不惨,所以你得帮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