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瞧,有着一身的力气,喊着最有力的口号,谁要是不给他粥喝,便立马就要被扣上一个“瞧不起人”的大帽子。
同样的,对着路人也可以这样骂道:
“让路,让什么路?耽误了我喝粥,你赔的起么?”
过路人肯定是不干的,凭什么你喝粥,要堵着路,不让我过去,耽误事情,于是便起了矛盾,这件事路人占着理。
但谁叫过路人能吃饱饭呢,总不能和一个靠施粥填饱肚子的人讲道理吧,于是,只能等维持秩序的人把路清空,让路人通过!
但是维持秩序的人不够,管不住场面,所以少东家只得站到大车上,大声喊道:
“不要堵着路,路不通,就不放粥了。”
于是乎,片刻间,堵着路的人就散开了,更不需要维持秩序的人前去劝说,此乃一物降一物。
路虽然通了,可是施粥的速度依然快不了,因为都是乱糟糟的举着碗,有缺口的碗顶在前边,完好无损的碗在后面。
车夫们每天城里,拉着形形色色的人,眼睛尖着呢,一眼就能瞧出这些人的身份,便就又停止了施粥,对举着有缺口的碗的人,说道:
“先去一边等着,等难民发完了,再轮到你们。”
听到这,汤皖便问道:
“那他们也能干?”
少东家颇为无奈的说道:
“干?自然不肯干,后来我就想了个注意,用两个铁锅分开施粥,有缺口的归一边,没缺口的归另一边。”
“就只是用碗有没有缺口,就能分类难民和乞丐?”汤皖好奇的问道。
车夫们则是一个个从经验开始分析,回答道:
“见的人多了,这人也能分的仔细,碗有没有缺口是一个。”
“还得看衣裳,讨饭的衣裳和难民的不一样。”
“看着清粥喉结上下不摆动的,肯定是讨饭的。”
一说起车夫们擅长的,便就会滔滔不绝的说个不停,刚好这会来捐赠的人没了。
汤皖便安静的坐好,听车夫们扯起了家常,说些市井坊间的八卦,也是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