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如何用最简单的材料,做最美味的饭菜(2 / 2)

催泪系导演 天下小黑 2511 字 7个月前

许多人说,这部电影让人明白何为师德,何为园丁。</P>

一所名为“池塘畔底”的青少年辅育院,一个秃顶矮胖的代班老师,一群顽劣不堪的问题学生。</P>

他们的相遇,居然碰撞出人间最动人的歌声,唤醒了孩童心底最纯真的善良。</P>

春风化雨的歌声里藏着的,是天籁,是善良,是人们对世界最初的渴望。</P>

一群顽劣成性的学生,一位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教师,再加上一个或几个顽固不化,粗暴专制的学校领导——这样的人物组合几乎已经形成了教育题材电影的一个固定的内在结构——所以有人说这电影“古典”、“传统”。但是导演出色地运用了音乐来作为影片的主要表现手段,从而使法国人特有的优雅浪漫,在这样一部几乎完全遵循传统套路的、中规中矩的电影中,依然被演绎得淋漓尽致。</P>

什么样的电影最难拍?</P>

无疑这类的电影是最难的。</P>

为什么这么说?</P>

因为从电影的各方面的组成来看,包括演员,故事剧本,等等,这部电影都谈不上任何出彩的地方。</P>

可是想要将这样的阵容,拍出一部令人惊叹的经典之作,何其困难?</P>

难的地方在哪里?</P>

李易记忆起这部电影的相关的影评,他们是这样写的:“《放牛班的春天》给人的第一感受则是心灵的沉醉:孩子们清澈的眼神,甜美清亮的童声合唱,以及悠扬的歌声中放飞的童心、梦想、感激、怀念……这一切无不美得令人动容。”</P>

是不是听起来很简单的样子?</P>

可是李易只想说,简单个屁哦!</P>

如何给人心灵沉醉的感受?</P>

孩子们的清澈的眼神,甜美清亮的童声合唱,这个好说,但是如何在歌声之中放飞童心,梦想,这些东西,说实话,李易懂,但是懂的真的不多。</P>

不过,一部能被誉为经典之作的电影,哪怕是小众电影,可是这样的电影,依然很轻易地就能够打破文化的隔阂。</P>

李易一遍又一遍地“观看”这部电影。</P>

同时在心里也在思考着,电影里面的每个角色。</P>

无可争议的是主角马修老师:一个其貌不扬,内心善良,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在多年颠沛流离仍然无法在音乐上取得成就后,来到“池底学校”当老师,面对一群无法无天的问题儿童,选择了用音乐来感化他们,在音乐的感召下,孩子们内心中阳光的一面慢慢呈现,但他最后却被无能而残暴的校长赶走。</P>

从某种方面来说,其实马修老师就是一个臆想中的理想父亲形象,他对孩子们很好,允许孩子们犯错,从不用粗暴的手法来对待孩子们的胡闹,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与潜力,并且鼓励他们,指导他们。</P>

但是他却不是一个成功人士,只是芸芸众生中极平凡,极普通的那一个。</P>

为什么说这部电影,和《天堂电影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P>

一个是电影,一个是音乐!没有高低之分。</P>

而认真看,其实《天堂电影院》里面的放映师,其实也同样的和马修一样,对孩子不止是老师,更是“父亲”一般的存在。</P>

这样的父亲,一方面会让很多孩子的童年充满温情,另一方面却又不会带给他们压力,让他们不用担心处于他的阴影之下!</P>

雷同又不相同的是,《放牛班的春天》里面多年以后,已经功成名就的指挥皮埃尔回乡后初见同样两鬓斑白的佩皮诺时,已经忘记了那个谢顶老头的名字。</P>

而《天堂电影院》里面的托托,虽然记得阿尔弗雷多,可是他却多年没有回去过。</P>

而《放牛班的春天》可以说更加的现实,也更加的凸显了,孩子们长大后“自私”的一面!这说明自私的他们把他的那些春风化雨都视做理所当然,无需报答,那些其实改变我们生活的重要时刻,在成功后已经被渐渐遗忘,他们记得有那个人,但是他们却已忘记他所做的一切,这样他们才能骄傲的告诉自己,我所取得的所有荣誉,都是靠我自己,我不欠任何人。这样就不再需要感恩。</P>

不同于《天堂电影院》里面几乎没有任何反面角色,《放牛班的春天》里面的校长无疑是一个反面人物!</P>

他是一个混在校长职位上只知道作威作福的混蛋。他时时刻刻都在将自己的权力运用到极致,在他的天地中,你只能选择服从,不允许任何人挑战他的权威。马修老师刚到学校时,见面几句话,就将他的性格暴露无遗,比如回话时候要加上校长大人。</P>

校工受伤时,他毫不动情,甚至怀疑流血的老头是在装可怜。</P>

在他的世界,无所谓善,无所谓美,只有利害关系,对我有利的,就是好的,对我有威胁的,那就是坏的,是绝对不允许的。他代表了我们对主流社会的恐惧和蔑视。</P>

某种程度上,他也和《肖申克的救赎》的典狱长很相似!</P>

他们小心翼翼的生活着,防备他的“犯错,处罚”原则,但是私下里孩子们会用最恶毒的语言攻击他,偷他的钱,烧他的房,不屈的与其斗争。虽然这斗争是破坏,但是只要能让他焦头烂额,大发雷霆,孩子们何乐而不为呢?</P>

再说皮埃尔的妈妈:美丽优雅的单身母亲,让可怜的马修老师爱过痛过,最后尴尬的坐在街头的咖啡桌边目送她搭上那机械师的汽车远去。</P>

这也是孩子潜意识中的母亲形象,美丽,并且永远美丽,无条件的爱我们,为我们含辛茹苦,我们认为母亲只是属于我们自己,所以,在片中,其貌不扬的老好人马修老师只能单相思。</P>

因为平凡普通的马修只能像父亲一样的对我们,但是不能真的成为我们的父亲,他的相貌,他的职业都不配真的成为我们的父亲。</P>

因为,他实在太平凡了,自命不凡的我们拒绝这样的人,但是我们不拒绝他像父亲一样的爱护我们。</P>

其实没有人可以做我们的父亲,最后母亲为了我,把自己喜欢的机械师也放弃了,一生孤独终老。扞卫了我们心目中圣母般的贞洁形象,可是我们呢?直到母亲去世才回到故里,这之前,我们真的还记得妈妈吗?我们是否体会到她为了我们放弃了太多的幸福,这样是否公平呢?</P>

皮埃尔:电影的中心人物,是由他引出整个故事,另外,他在照片当中无疑是c位,“天使面孔,毒蛇心肠”,那位离开的老师这个评语前半句真实,后半句就有些恶毒了。</P>

他只不过是个敏感,自尊,些许自闭的孩子,就如我们一样。</P>

既然得不到“当家”的赞扬,那就成为同类的偶像,将创造力化为破坏力,蔑视一切主流价值观,包括真的,善的,美的,为了反抗而反抗。</P>

固执的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他和我们一样,因为害怕被拒绝,不会主动的去要求什么,但是我们会为自己喜欢的事物偷偷努力,如果被人赞赏,则会更专心的去学习,因为从一开始我就知道,我有能力会做到最好。</P>

他和人的相处都是平等的,包括马修老师,并不会因为他是改变自己的伯乐而过多接触,他永远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一方面因为他的清高,一方面也是因为他的敏感多疑,他认为“他人即地狱”,甚至对自己的母亲也不是完全信任,影片中当坏孩子孟丹造谣侮辱他的母亲时,他毫不畏惧的迎上去和比他高大许多的孟丹厮打起来,但是,接着他就跑出了学校,在母亲工作的餐馆外冒雨凝视,为什么他不走进去呢?</P>

因为他想做一个观察者来偷偷确认他母亲没有做那些伤风败俗的事情,他做出这样的举动也是值得原谅的,毕竟他是一个私生子,在他的成长历程中,各种风言恶语,造谣中伤一定没有停止过,这是他一生都没有解开的结,甚至功成名就之后,因为对别人的不信任感,他选择了独身参加母亲葬礼。</P>

当他发现马修老师爱慕他的母亲时,他从楼下扔出了墨水瓶,警告马修老师不要再接近。</P>

是的,他不希望任何人接近他的母亲,这会伤害到他的自尊。影片结束时,马修孤单的走出校门,皮埃尔只是和其他孩子们一起扔下纸飞机,并没有更多的表示,因为他是皮埃尔,因为他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