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三十而已(访谈 中)(2 / 2)

“您说得非常好!…像我们《ss》从2013年到现在,我们记录和对话的近千位创始人和企业中,我们发现优秀的企业家和优秀的组织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他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会在组织文化建设的时候组织文化建设,里面包含一块就是一起做公益。一起去临终关怀,一起去支持…,比如说偏远留守儿童,一起去给自闭症儿童去鼓励等等行为,他会很好的促进一个企业的文化乃至于提升这个组织的效率。”

常敏慧钦佩地看着易华伟,继续问道:

“那在你眼中财富的价值是什么呢?”

“我觉得是改变社会、改变世界,至少是改变你周边的人,你目光所及的人的生活的境遇,我觉得着才有价值,这一点,我认为我还是做到了的。”

易华伟淡淡地笑了笑,开口道:

“财富它本身只是一个物物交换发展出来的一个介质而已,我们要意识到它的本质是一种工具。如果我们能用财富转化成影响力,转换成为价值的话,这才是它该被用的地方。一个人的价值体现不是说有多少钱,而是你到底影响多少人、帮助多少人、改变多少人,用你的力量…,或者说用财富的力量来改变。”

“您说得真好!”

常敏慧看了看手里资料,笑道:

“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里,我们关于财富的讨论从来没停止。

这些年,我们国家经济高速发展,人民也富起来了,我们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从财富方面看,以2018年为例,我国的GDP总量达到了13.7万亿美元,2018年捐款总额为754.2亿元,再从民间公益组织的体量来看,我国是82万家,而美国是……,

这一系列的数据都说明了我国的慈善领域在规模上与国际水平的差异及其悬殊,但庆幸的是社会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们,企业家们甚至是企业家的二代们纷纷投身公益事业。

我有个问题想问一下你的看法,在你看来,所谓的慈二代和慈一代有什么区别呢?”

“在我看来,有非常多的不同,或者可以说是本质上的不同。

第一是成长经历不同,现在的企业家一代大都来自于比较贫困的这种时代背景,那么他们对于这个公益、对于捐赠,实际上在他们年轻的时候是没有特别大的感觉的。到年长的时候,有些人是因为自我意识的提高,有些人是因为这种社会的舆论压力是被迫从事的。”

易华伟笑了笑接着道:

“那么我们的二代呢,他成长在一个富裕的,一个开放的,一个自由的环境里,他其实从小对公益慈善是耳濡目染的,他更多的是发自内心的要做公益慈善。

其实我们国家的企业家到了现在大都到了六七十岁,但是还是很多人在亲力亲为的在做生意,所以他们对公益即便想做也拿不出很多的时间精力。那么一部份二代他是专门做公益慈善的,他们有充分的时间,他甚至还可以去读一个跟公益慈善相关的学位,所以它是能从时间上,从理论上,从眼界上充分的去吸收,有很大的不同……,”

“…………,”

就慈善这方面聊了半小时,常敏慧顿了顿,看了下手里的稿子,笑道:

“众所周知,你是靠游戏起家的,我看网络上有不少言论,对你的评价都不是很好,你怎么看待这些言论,会不会很难受?”

易华伟调整了一下姿势,笑道:

“呵呵~,最起码骂我的那些人没骂我那位前辈的多,你知道我说谁,据说每天骂他的人数高达七十多万次。骂我都还没有他百分之一,这么一想,我心里其实还蛮平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