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听唐植桐松口,张老汉挥舞的双手才放了下来。
“现在外面粗粮票的价格是一块钱一斤,一斤粗粮票能买五斤白薯,算下来是五十斤,这个换法,可以吧?”
“……行!”张老汉那叫一个纠结啊,这个价很可以,但家里太穷了,不过纠结了一下,还是松了口,要是不松口,人家掉头就走,自己岂不是啥都捞不着了?
“好。那咱爷俩先把石碾子卸下来装车。劳驾您一会拉着去村口,我回去给您寻摸白薯,咱一会碰头。不让您白拉,我多给您五斤白薯。”唐植桐瞅瞅石碾子,又看看张老汉,他这副模样够呛能自己卸下来,最终还是主动往后退了一步。
“成!”一听唐植桐这么说,张老汉自然是乐意的,撸着袖子就要上手。
石碾的下面有个墩,稳固、不摇晃即可,用料来说丰俭由己,唐植桐见过用砖砌的,见过用石头垒的。
张家这一个下面是石头,中间并没有用水泥去固定,单纯的墩在上面,拆起来比较省事。
爷俩先将上面的石磙子抬下来,然后是石碾的盘面,唐植桐在大门口等了一会,等张老汉出去借板车。
去年一搞公社,稍微大件、值钱的生产工具不再由个人持有,全都作价归了公。
都抬到板车上后,张老汉用绳子稍微拢了拢。
“张大爷,您这有个麻袋或者筐子吗?借我用用,我给您把白薯装回来。”唐植桐拍拍手上的灰,问道。
“有竹筐,我给你找一个。”张老汉没有怀疑唐植桐骗自己一个竹筐,当即从其他房间找出来一个,交给唐植桐。
唐植桐将竹筐绑在自行车上,先在板车后面推了一遍,帮张老汉出了门,自己才骑上自行车往回走。
自己空着手来的,总得有个“拿”白薯的时间。
张老汉出门后,拉着车试着往前走,没走几步就冒开了虚汗,没办法,只能暂时停下,回家补充了一点卡路里。
唐植桐一路往东,直到离子坑很远,才停下来抽颗烟休息。
唐植桐倒是想着去买点水泥打发时间,但水泥这种东西吧,挺难买的。
现在市面上起码80%的水泥都是用在工业或者重大工程上,剩下的才是民用。
正因为如此稀少,所以购买程度增加。
现在水泥的购销归永茂建筑材料公司材料部负责,这家公司是四九城第一家国有建筑设计单位,办公地点曾在金鱼胡同、东厂胡同,现在在南礼士路。
唐植桐来这边一年多,没摸清的东西太多太多,到现在也不知道这家公司在外面有没有下属的门市部,只知道房管有,但私人购买存在难度,所以第一次才会找徐卉去写条子。
在路上抽了颗烟,唐植桐又骑上自行车往西跑,路上慢慢的往筐里塞白薯。
等快到子坑的时候,远远就看到张老汉守着一辆板车,蹲在路边,双手揣袖,伸长脖子往东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