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拯救贫富悬殊年代文中的暗恋脑(11)(2 / 2)

-</P>

麦青学堂。</P>

温宿留特意早来了许久,他是来等姜灵昭的。</P>

他把姜灵昭几次当做作业上交的文章一并整合道一个新本子上,这个本子已经寄到到了他的好友——孙华心的手里。</P>

孙华心是北溪市乃至全国闻名的国学大师,虽然二人名气相差甚远,但并不影响温宿留和他是把酒言欢的多年好友,有什么好文章,二人都是毫不吝啬地互通有无。</P>

姜灵昭的文章无疑引起了孙华心的极大兴趣。</P>

他们这代搞国学的,身上多多少少都带点江湖匪气,但现在年轻人作的文章大多温吞中庸,好是好,却丧失了最关键的——脾性。</P>

一个人的性格三观都将投射到他作的文章当中去,读一个人作的文章就像是品一个人的人生。</P>

每个人的人生色彩都应该是不一样的,有人的底色是绿色,那就有人的底色是红色,而不是所有人都是千篇一律的白色。</P>

孙华心从姜灵昭的文章里读到了一片复杂的人生底色,这个人是浓烈重彩的,是志向高远的,又是淡泊一切的。</P>

当他知道姜灵昭是个不到十八岁的女娃的时候,孙华心第一反应是他这老友不会是写错字了吧?!</P>

光凭文章里的思想厚重之程度,孙华心以为怎么也是个而立之年以上的小友作的。</P>

年龄小就算了,毕竟江山人才辈出,古往今来,不乏有少年才子。</P>

可,可这竟然是个女娃。</P>

不是他孙华心搞男女对立那套,而是现如今放眼整个国家,女性受教育程度都远远低于男性,他见过的在文学上有成就的女性大家,无一不是出身显贵。</P>

温宿留的家乡,是个贫瘠得不得了的小村庄,村民世世代代都是农民,温宿留算个奇葩,靠着自己过人的脑子硬是走了出来。</P>

世人皆知国学大师孙华心,却不知还有比他对国学功底更深厚的隐士高人。</P>

他也劝过温宿留来到北溪市,在这儿他会被更多人赏识,北溪市的文化氛围浓厚的,在街上逮个行人都能给你当场作诗一首。</P>

可温宿留就是要回麦青村,是了,他这个老友易经学的极好,每个人来到世上都有使命,许多人过完一世都未知晓自己的使命,而温宿留却早早参透了自己的使命。</P>

年少时温宿留是他们这群文人里最混不吝的,喝酒要喝到心满意足,作诗要作到毫无兴致,他肆意放任着自己的欲望。</P>

而这样的人却选择老来归隐家乡,一夜之间散去了所有欲望,不喝酒不喜作诗不喜游山玩水,简单开办一个小小的学堂,把自己毕生的知识每天不厌其烦地一字一句地传授给同乡的小辈。</P>

这些年他们互通来信,孙华心就像麦青村的编外人员,他对村里的情况知晓的相当详细。</P>

穷,还是那么穷。</P>

这么贫穷落后的地方竟然有女娃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孙华心如何能不震惊。</P>

他很想见一见这个了不起的女娃。</P>

这才给温宿留寄来了信,北溪市即将举办第一届文学写作大赛,这被视为高考在不远的将来会开放的信号。</P>

孙华心是主办方邀请来的裁判之一,这才在大赛前的一个月前就得知了消息。</P>

温宿留觉得这对于姜灵昭来说是个好机会。</P>

姜灵昭是鸿鹄,不应该只待在这一片小天地,和一群燕子成天待在一起,她值得去更广阔的天空展翅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