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等日军占领无锡全境,占领区就爆了数百次游击队袭击事件,这种情况在之前还没有生过,袭击次数忽然暴增,里面一定有猫腻。宇垣一成的注意力转移了一点,这时明军重新从南京出,攻打无锡,由于明军出动二十个师,主力师达到三分之一,十多万日军本就没在无锡站稳脚跟,一下就被平推回去,最终明军顺利收复无锡全境的三分之二。
激烈地战斗又在无锡爆,而且日军陷入了苦战。
宇垣一成咬着手指头不住地思索,难道白崇禧这家伙真的要在无锡打一场大会战?不,不可能啊,南京防线都构筑地差不多了,在南京决战还是在无锡决战没有任何悬念,凭借坚不可摧的南京防线,明军有更大的机会重创皇军,在无锡这样的城市打,完全没有防守优势啊!
就在侵华日军东南战线总司令犹豫不决地时候,支援上海的明军撤退,退守无锡,对本就苦苦支撑的日军动雷霆一击,并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复无锡全境,还顺利推进战线,歼灭了部分日军主力后,克复苏州,有望在一九三三年春节之前将这部分日军赶回浙江。
不能再等下去了,宇垣一成顾不得那么多,下令从上海撤围,在歼灭明军主力和保存己方有生力量的二选一中,他必须选择后者,因为本土已经不会再运输兵力往前线作战了,有生力量不能损失过大。他不得不感叹白崇禧这一手玩得十分漂亮,先是阳谋,又是阴谋,最后又是阳谋,摆明了一副吃掉你主力的架势,代价就是自己的主力部队也有可能被消灭,典型的同归于尽战法,就看谁的决心更大了。
明军是在本土作战,明帝国的人力资源又是独一无二,随时可以从当地补充,日军则没这个待遇,死一个少一个,招募伪军要么维持占领区治安,要么当炮灰,战斗力根本不值得信任。据说宇垣一成在下达从上海撤军的命令之后,给国内去了一封信,他有预感,想在东南战线完全取得突破已经难上加难,就算打下南京,也难有余力进军江西、安徽,更迥论进军河南和山东呼应华北战线的友军,一同夹击北京了。
上海之围解除,白崇禧下令弃守魔都,同时弃守苏州和无锡,全部大军回防南京。毫无疑问,摆出这个架势,谁都清楚东南战线的双方军队肯定要在南京决战,这是一场巅峰对决,不过是不公平的对决罢了。
明军败了,大不了退守江北,在豫鲁重新构筑防线,反正民间义勇军多着哪,随时可以转为正规编制,日军败了就不说了,明军收复东南失地指日可待;若是日军打下南京,必须消化胜利果实,在占领江苏全境后,现实将让他们不得不停止进军地步伐,不在苏浙站稳脚跟,起码要将游击队镇压下去,否则日军别想再继续大规模作战,要不然后方不稳,啥事都办不成。
宇垣一成给寺内寿一去电,说明了自己的看法,东南日军不可能给华北日军支援,北京保卫战只能看他们自己的。但宇垣一成对华北日军也不是很有信心,京津防线足够坚固,又有四百多万守军,华北日军则只有一百三十余万,其中主力师团并不是很多。
尽人事听天命吧,我们军人已经为大日本帝国的国运尽了最大努力!宇垣一成扪心自问,确实问心无愧。
赤峰,日军前线司令部。
自从京津大会战打响后,寺内寿一力排众议,将司令部从寒冷的沈阳推进到了赤峰,虽然赤峰也不是多热的地方,但气温比沈阳高了一些。
宇垣一成的来电让侵华日军总司令陷入了沉思,寺内寿一承认这不是没有道理的臆测,不论从军事角度还是政治角度,大明帝国的陪都南京不得不打,但打不下南京,东南日军将锐气丧尽,明军会迅展开反击;打下了南京,也只能在未来的几个月内不得动弹,避免造成消化不良,等到东南日军在苏浙站稳脚跟了,估计华北日军要么在北京城下惨败,要么已经突破京津防线,进入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那时候也不用东南日军遥相呼应了,简而言之,南京必须打,打得下打不下在目前来说都没有意义,日本也没有那么大的胃口一口鲸吞明帝国的江南领土。
“嗯,还是不要分心了,专心研究怎么攻进北京城吧。”寺内寿一这样安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