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海空配合(1 / 2)

决战大洋 落红旗 1384 字 8个月前

王琛和萨镇冰进入最高统帅部的时候,正和张自忠、王庚擦肩而过,后者冲二人笑了一下。天籁WwW.⒉王琛回,只见两位军方地位最高的上将背影稀寥,不禁喃喃道:“为什么……为什么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她不知道,这是她见到张自忠和王庚的最后一面。

朱清清还在室内和马肯森讨论前线部队的状态问题,这是要解决的问题,没有粮食还好说,毕竟粮食是消耗品,也是可再生能源,只要有土地,还怕种不出粮食吗?勒紧裤腰带,熬过一段艰苦的日子,迎接明军将士的将是海阔天空——没有东北的黑土地,没有四川盆地,还有华北平原,还有江南水乡,堂堂地大物博的明帝国,难道还能为了粮食被活活卡死?

最重要的还是士气,前线部队为什么屡屡打败仗?这得从头说起,源头应该始于明苏蒙古战争,明帝国为了收复外蒙古,和内部不稳的红色帝国打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战争——也可以称之为冲突,苏联方面就是这样宣称的,毕竟苏军战败的原因实在太过丢脸。

然后是明荷南洋战争,蒙古战争时间短暂,明帝国甚至还没来得及大规模战争动员,苏军突兀地战败,战争也随之突兀地结束,苏联因为内部原因仅仅是撂下两三句狠话,没有继续死缠烂打——尽管在明日战争的节骨眼上,斯大林又捅了大明一刀。

蒙古战争没有对明帝国造成太大的影响,甚至在外蒙古回归之后,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感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可以说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双赢之举;南洋战争不同,这场战争打了将近半年,明军虽然没有过大的伤亡,但物资损耗极其严重,许多往年的库存为之一空,还没等重新进行战略储备,明日战争就爆了。

日本不宣而战,华北战线率先燃起烽火,紧接着联合舰队开辟东南战线,日军登6台湾岛,姜玉贞因此牺牲;这绝对是一记沉重的打击,不过还没有让前线部队丧失胜利的信心,顶多是士气受挫,但姜玉贞是在战场上牺牲的,将士们可以理解,反而激起了同仇敌忾之心,只要不再生意外,前线部队不会情绪不稳。

第二次意外是黄海舰队全军覆没和陈绍宽上将殉国,又是对士气的打击,好在帝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挽救措施,对前线部队好生安抚,还派了文工团去前线表演,慰问艰苦作战的士兵,士气并没有完全一落千丈;接着是苏联又一次张开血盆大口,悍然出兵,控制了蒙古和唐努乌梁海,策划将唐蒙从中华传统势力圈分离出去,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国际舆论也是一时哗然。

然后是内阁政府生分裂,以汪兆铭为代表的新内阁政府公然与帝国政府决裂,宣布川康独立,紧接着日本又扶植东北满蒙势力建立伪满洲国,时机掐得恰到好处,要说两者没关联,傻子都不会相信;这下前线部队是真的丧失了胜利信心,算算吧,日本、苏联以及内部的独立势力,再加上明军内部也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粮食问题是主流,由粮食牵扯出的贪腐案件屡见不鲜,前线部队要是能“心如磐石”才怪!

直到饶国华在蓟县阵亡,前线部队的士气跌落谷底,所有人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还能不能取得胜利?打这一场战争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个国家从上至下已经腐烂到根子里,还值得我们拼死守护吗?

就说储备粮吧,有的仓库都能跑老鼠了,不用说,粮食肯定被辖区官员贪污了,要么高价卖给外国,要么流入黑市,要么官商勾结哄抬粮价,反正无外乎是这几种结果,而受苦的到底是老百姓,官员们脑满肠肥,却一个个活得逍遥自在!这就是我们宣誓要守护的国家?为什么内阁政府要和帝国政府决裂,到底谁对谁错?

还有,天和皇帝为什么失踪?莫名其妙地失踪,谁也给不出一个合理的说法,莫不是天和皇帝见势不妙,就逃之夭夭,隐姓埋名过他自己的小日子去了?

不管怎么说,前线部队没有多少士气和日军打了,如果再没有威望素著的将领赶往一线战场,亲自坐镇指挥,前线部队将很快不战自溃!

朱清清没有深刻意识到这一点,但张自忠意识到了,王庚也一样,所以他们先后坚决要求上战场,没有别的意思,就是要稳住全军将士的士气;让所有官兵都看看,不是帝国政府抛弃了他们,军队里最高的两个上将会和他们在一起,和他们并肩作战!

两人语气不容置疑,马肯森也说明军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朱清清就算没有多少阅历,对于局势的严重性也有了自己的判断,所以他准许了两人的请求。

到底怎么拉回前线部队的作战状态?

马肯森不了解东方军队,再加上明国外部和内部一连串的变故因素,士气低落在所难免,必须取得胜利——一场绝对的大胜,或许还有一线希望。

朱清清听明白了,马肯森没有明说,但意有所指,只要打赢京津大会战,明日战争的攻守就会易势,明军也将展开全面反攻,不仅能收复华北和东南的失地,甚至可以收复东三省,只要德国志愿军再在蒙古驱逐了苏联红军,大明帝国就将完成国家统一。

谈何容易?朱清清想着想着就头疼了,这时萨镇冰走进来,王琛紧随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