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中国政府的停战提议,在他看来,德国称霸世界指日可待,完全没有必要和任何国家妥协。??网 林婉芸不得不叹息一声,随后,为了巩固执政地位,并为了更好地打赢世界大战,开始大力扶植自己在联邦政府的亲信,同时打压异己。
一九四二年三月上旬,联邦政府宣布远东战区和北亚战区降为军区,并在乌拉尔山脉的广阔地带(即欧亚分界线以东)成立乌拉尔战区。紧接着,林婉芸又为了拉拢军方,准备增设大将军衔,共授予五人。
国防部长萨镇冰上将晋衔海军大将,三军总参谋长刘诚志上将晋衔6军大将,6军参谋长莫存锋上将晋衔6军大将,空军参谋长王琛中将越级晋衔空军大将,中东战区司令邱皓中将晋衔6军大将,当然,林婉芸不会一味地向军方妥协,所以她为了压制萨镇冰这样的三朝元老,通过修改宪法规定国防部长不再是军方最高部门,权力集中于总参谋长,即刘诚志手中。刘诚志根基不深,容易受到控制,而林婉芸的这一做法,自然又是引起了一片毁誉参半地议论,尤其是萨镇冰一系的海军将领,对最高统帅的决策非常不满。
授衔仪式并不隆重,因为五位新晋大将还有莫存锋和邱皓不在国内,在前线作战,所以仪式是在有人缺席的情况下进行的,莫邱二人的大将礼服是空运过去的。这一段时期联邦政府是多事之秋,除了林婉芸基本通过拉拢分化坐稳宝座,掌握最高权力后,她还在一点一滴地改变这个国家,但联邦政府做的改革不同以往,以前的帝国政府注重的是经济,联邦政府则是军事。
说句不客气的话,这是在走前世苏联解体的老路,苏联为什么会解体?政治上盲目搞个人崇拜(特别是斯大林),一党专政,经常或明或暗的清洗运动,在二战后奉行大国沙文主义,特别是八十年代入侵阿富汗,更是引起了世界的公愤,武装占领匈牙利等等,事实上此时的苏联已经失去了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支持;在经济上,从苏联成立开始,整个国家的重心都放在了工业上,由于冷战的开始,使得苏联的经济体系更加极端化,工业几乎都是为军事工业服务,人民的温饱问题频频出现,加上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攻势,苏联的经济在解体的以前事实上已经崩溃,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只不过让这种矛盾体现出来。
再说军事上,苏联与美国的冷战极大的消耗了其国力,而苏联的军事并没有用在民主上,而是用在镇压民主和入侵他国上面。排挤南斯拉夫,与中国交恶,沙文主义思想泛滥,在阿富汗战争的失败重创了苏联国力,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在国内外和党内外压力下,存在了七十年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解体,强盛一时的红色帝国走到了尽头。
总结来说,苏联领导人好大喜功,在国力不及的情况下,强行进行长期军备竞赛,大搞国民经济军事化,对外输出革命,从而导致人民生活水平数十年来提高有限,人民不满情绪不断积累,而且过于重视重工业基础,不注重经济基础和民间疾苦,国家富裕而不是人民富裕。等到人民难以忍受的时候,就算苏共的执政地位再合法,统治力再强大,亦是无力回天。
而如今的中国联邦政府,不就在走这样一条路吗?
林婉芸没有意识到道路是错误的,她一边为自己手中无与伦比的权力沾沾自喜,一边为前线的战局忧心忡忡。现在联邦政府大力展军事力量,6上战线就不说了,足以和德国分庭抗礼,但中国本土离俄国本土实在是太远了,打苏联的亚洲部分还行,一进入欧洲,西伯利亚方面军和中东方面军都变得疲软不堪。
这不是军队的战斗力下降,而是补给跟不上,空中支援、装甲部队以及物资消耗都需要后方支撑,占领区能提供的微乎其微,在各种物资与空中支援不足的情况下,莫斯科保卫战打了半年还分不出胜负是正常的。倒是列宁格勒保卫战也打了半年,让中国方面非常惊奇,德军就在欧洲本土作战,难道是打了这么久士兵厌战情绪增加,所以才迟迟顿兵坚城之下?
更重要的是,德军在苏联境内的其它地方进展也异常缓慢,在高加索地区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斯大林出不退一步的号召,苏军守城部队和德军打了一个天昏地暗,一个月之内半座城市化为废墟,但苏军还在坚持,德军却丧失了先机,锐气被消磨得一干二净。不得不承认,斯拉夫人就是斯拉夫人,作为战斗的民族,他们不会轻易向任何侵略者屈服,只要还有人愿意抵抗,哪怕不掌握话语权,照样能爆莫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