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嬷嬷等两人出去了,心中掠过一丝不安,但她很快就将这种感觉,归咎于她对后宫的恐惧,并没有深思。</P>
文杏回到薛宅,急切地想告诉薛宝钗这个好消息。</P>
可当她兴高采烈地跑进院子时,眼前的景象让她的步子一顿。</P>
院子里,一众丫鬟跪倒在地,气氛异常凝重。</P>
而薛宝钗和小王氏坐在正屋门前,薛蟠则是站在一旁,脸上写满了不耐烦。</P>
文杏没有声张,不动声色地走到薛宝钗身边,轻声在薛宝钗耳边说了三个字:“已办妥。”</P>
听到这话,薛宝钗紧绷的神经才稍微放松了一些。</P>
“莺儿,你刚才离开院子之后去了哪里?做了什么?为什么要打着我的名号,去前院找哥哥?”</P>
莺儿心知肚明,这些问题她一个都不能回答,只能杏眼含泪,楚楚可怜地看向薛蟠,希望他能为自己解围。</P>
薛蟠想着之前温香软玉在怀,身上不由一紧,不耐烦地嚷道:“不过就是个小丫鬟,妹妹直接给了我便是。何必闹这么大阵仗,也不知道给谁摆威风!”</P>
薛宝钗闻言,只觉得回来之后,这些日子以来的教导,都做了无用功。</P>
她那双深邃眼眸的边缘又变得有些赤红,她这次没有打感情牌,而是冷冷说道:“妹妹在管教院里的丫鬟,哥哥僭越了!”</P>
薛蟠哪里见过薛宝钗如此冷漠的态度,她以前总是温言软语、好生劝慰,怎么现在变得如此……</P>
“妹妹,自打你准备进宫后,我怎么感觉你和以前不一样了?”</P>
“我们进京那时,我就已经决定了要进宫。那时你怎么不曾和我说过这样的话?”薛宝钗反问道。</P>
薛蟠开始狡辩:“妈说那只是……”</P>
“你闭嘴!”这下小王氏也不得不开口,打断了儿子的“胡言乱语”。</P>
薛宝钗回想起古嬷嬷的教诲,心中不禁生出一股决绝之意。</P>
“哥哥还记得当初在贾府,姨夫斥责你的话?若是妹妹的丫鬟被哥哥收用,对于你我的名声将是多大的打击?以后还有哪家的好女儿,愿意嫁到我们薛家来?”</P>
薛蟠自知理亏,低下头,无言以对。</P>
莺儿见自己唯一的靠山有被劝服的趋势,也顾不上维持她“默默垂泪”的形象,开口说道:“姑娘只想着自己的好前程,哪里是真正为了公子的名声着想?”</P>
“你闭嘴!”</P>
小王氏年少时被教导的那一点点礼仪知识,终于被她从记忆深处翻了出来。她厉声打断莺儿的话,又和颜悦色地看向薛宝钗。</P>
“女儿,咱家就你最明事理,你说这事该怎么处理,妈都听你的!”</P>
莺儿还想继续狡辩,说什么“女子应以夫为天,夫死从子”之类的,但薛宝钗不会再给她任何开口的机会。</P>
“把她的嘴堵上,人也捆起来,押到净房去!”</P>
一些反应快点的婆子们,从地上一跃而起,扑向莺儿;反应慢的见抓人的活已经轮不上她了,眼疾手快地从院墙根处,捡起不知什么时候落在那里的抹布,直接塞进莺儿的嘴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