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大宋军队忙经商(2 / 2)

“虽然武将经商这一举动,在当时的确是促进了宋代整体的经济发展,也从侧面缓和了皇权刻意抑压制军队的矛盾,但也因此大大削弱了军队的风气和士气。”</P>

“这便直接导致了国家军队没有战斗力,明明强敌环伺,危机就在身边,可却只想要花钱来买和平。”</P>

“而且,军队之中,恩荫泛滥,有多少人进入军队是因为朝廷的恩赏,而不是为了守卫边疆,保家卫国。”</P>

“换句话说,那就只是为了多拿一份军饷,或是担一个虚名,听着好听而已,真正愿意在校场之中训练挥洒汗水的能有几个?”</P>

……</P>

听到这里,赵匡胤沉默了,大宋的皇帝们全都沉默了。</P>

若大宋军队都是如此现状,那会惨败至此倒也不是个意外。</P>

乔安的声音继续传来:</P>

“在崇文抑武的政策之下,相同品职的文臣甚至可以决定同品级武将的生死,这对于武将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蔑视和羞辱?”</P>

“军人,那是一个多么神圣的名字,武将和军队,更是挡在国家前沿的第一道防线,若是他们都得不到尊重,那你们又凭什么要指望他们在敌军到来之际,为了大宋去冲锋陷阵呢?”</P>

“大宋的军容、军风、军纪以及将士们应该具有的血气,在这种国策的推动之下早已溃烂不堪,而朝廷也习惯了对内打压武将,对外花钱买份和平,顺便还能喂饱人家的国力。”</P>

“纵观大宋所有皇帝,你本以为如同宋太祖赵匡胤这样雄才大略开疆拓土的英武之主该是一个王朝的开端。”</P>

“可到最后才发现,开端即是巅峰,从那之后,大宋再无赵匡胤,大半多是耶律恒!”</P>

大宋赵匡胤:……</P>

大宋赵恒:……..</P>

他这个梗是过不去了是吧?</P>

文彦博:乔姑娘所言,未免太过偏颇,若当真将那些武将的地位抬高,届时拥兵自重,又当如何?</P>

徐达:不是所有武将都会造反,与其天天盯着自家人,还不如想想办法怎么驱逐外夷!</P>

张辅:魏国公所言即是,我等武将最爱的只有战场杀敌,谁没事会喜欢天天困在一个金笼子里?</P>

司马光:武人难驯,手里有点兵就能作知,不如我等士人,只懂如何为国效力,决无反叛之可能!</P>

韩世忠:武人性子直接,不服就干,文人才是软刀子,杀人不见血!</P>

程知节:虽然这是大宋之事,但俺老程想说,你们这群文人天天小嘴吧吧的,真到敌军兵临城下,绝对一个比一个跑得快!</P>

尉迟恭:老程这话说得没错,真正到了国难之时,在战场之上拼杀的,还得靠我等武人。</P>

苏轼:诸位莫吵,武人护国,文人治国,各有各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