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亡国之运(2 / 2)

崇祯的父亲,泰昌皇帝朱常洛只做了一个多月的皇帝。</P>

崇祯的哥哥,天启皇帝朱由校整天待在后宫做家具,朝政大事多是不理,按时间算,也仅仅做了7年的皇帝。</P>

和这些前辈比,崇祯真的算是个好皇帝。</P>

他注重朝政,几乎日日上朝。</P>

他不沉溺女色,也不大兴土木大肆浪费,他用自己的行动说明了他的风格。</P>

节俭,他真的很节俭。</P>

作为皇帝,他的衣服甚至还打着补丁,一日三餐,更是简朴至极,他力所极能的节俭,可却仍是救不了大明。</P>

因为识人不明,因为心胸狭窄,因为格局有限,因为从来没有受过帝王统治训练,因为不懂平衡之道,因为用人必疑,他无法去相信任何一个人。</P>

若是将他放在一个太平盛世,作为一个帝王,他又无疑是一个合格的皇帝,他勤政爱民,宵衣旰食,史志称其“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P>

可偏偏,他生在大明末年。</P>

天灾人祸,内忧外患。</P>

崇祯非亡国之君,但大明已是亡国之运。</P>

沉默良久,乔安这才开口道:</P>

“我刚才说了,明朝灭亡的原因是很多的,单将这原因压在崇祯陛下一个人身上,肯定是不对的。”</P>

“先不管崇祯陛下登基当上皇帝之后表现得如何,但比起秦二世胡亥、宋朝的徽钦二帝等人来说,崇祯陛下一没有无视朝政,每天胡天海地,二没有大肆兴建宫殿,只供自己享乐,三没有投降敌军,丢了民族气节。”</P>

“相反的是,他勤政爱民,宵衣旰食,无时无刻不在想办法挽救日落西山的大明。”</P>

“但可惜的是,即便他再勤政再努力,也只是一个人,既玩不转朝堂之上那一群心眼子比藕眼还多的文官朝臣,也拿捏不住战场之上拼命博杀的武将。”</P>

“大明王朝,到了崇祯陛下这一代,已经是彻底烂到了根里,无论是宫里太监,朝堂大臣,军队武将,还是世袭勋贵,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无时不刻地在想办法敛财。”</P>

“而且是没有下限的敛财,为了能够敛财,哪怕是出卖国家,私通外敌,冒着可能被杀头灭族的风险,也要进行敛财。”</P>

“大明穷吗?”</P>

“不穷。”</P>

“李自成军队攻入北京之后,能从朝臣勋贵府豪奢乡绅府中搜刮出来七千多万两银子,便已经可知,单是大明京城之中,便有银千万。”</P>

“可它为什么会没有军饷粮饷支援前线?”</P>

“为什么大明各地,到处都是饥饿而死的老百姓?”</P>

“因为国库穷。”</P>

“因为百姓穷。”</P>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P>

“那群吃没了大明国库银钱的贪官污吏仍在江南的秦淮河岸抱着佳人谈笑风生,可遭受天灾,无衣无粮的百姓,却在绝望哭嚎。”</P>

“那群为了敛财,倒卖军器粮食的蛀虫仍在一遍又一遍地数着自己所赚下的庞大家财,可战场之上,士兵却饿着肚子挺在前线,奋勇杀敌。”</P>

“国库没钱,皇宫之内,皇帝愁白了头也筹不到钱。”</P>

“军饷空,弹尽粮绝,战场之上,士兵瘦弱无力,只能惨死敌军刀下,逼得将军哭红了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