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以身殉国(1 / 2)

这个时侯,还分什么忠奸?</P>

明末朝堂之上,除却那几个以身殉国而死的大臣,尚且有几分血性,其他的,基本都该死!</P>

可崇祯陛下这么问了,想来也是想要利用这最后十几年时间,好好地肃清一番大明,哪怕明知大明终将会亡,他也想要再拼命挽回一次!</P>

这不是在闹脾气。</P>

而是一个大明皇帝,最后的挣扎!</P>

乔安沉吟片刻,这才回道:</P>

“原史书所记载,崇祯陛下于煤山自缢之时,曾于绝望之际,咬破手指,在龙袍之上留下一道诏书。”</P>

“其内容为:朕自登极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P>

“单从这最后一道诏书之上,便可见,当时崇祯陛下对于大明文官的迂腐、无能、背叛所产生的愤怒与不满。”</P>

“旨意上说,诸臣误朕,人人可杀。”</P>

“但实际上,就像我之前说过的那样,明朝末年的忠臣良将也不少,除却我推荐给崇祯陛下的那几位,还有一些大臣,在起义军逼进京师之时,或是清军入关之后,他们并未投降,反而选择以身殉国。”</P>

“比如,当时的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范景文,在烽火逼进京师之时,请帝南幸,保留大明根基,遂失败。”</P>

“尔后听闻崇祯自缢煤山,范景文留下遗书曰:身为大臣,不能灭贼雪耻,死有余恨。”</P>

“说罢,他便赴双塔寺旁的古井自杀。”</P>

“比如,当时的户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倪元璐,在李自成攻陷北京城之时,倪元璐整衣冠拜阙,大书几上曰:以死谢国,乃分内之事。死后勿葬,必暴我尸于外,聊表内心之哀痛。”</P>

“遂南向坐,取帛自缢而死。”</P>

“比如,左都御史李邦华,在李自成兵围京师之后,他曾带领一群御史本欲登城巡视城防,却被一群宦官所阻拦。”</P>

“十八日,外城失守,他跑到文天祥的祠堂里过夜,次日,内城失守,消息传来,李邦华自缢于文天祥祠堂。”</P>

“比如,刑部右侍郎孟兆祥,起义军兵围京师之日,孟兆祥守卫正阳门,城陷之后,不屈死于城门之下。而后其妻子、儿子举家殉国。”</P>

“除此之外,还有兵部右侍郎王家彦、太常寺少卿吴麟征,左庶子周凤翔,检讨汪伟,户部给事中吴甘来,御史王章,御史陈良谟,御史陈纯德……..”</P>

“锦衣卫都指挥王国兴,锦衣卫指挥同知李若珪,锦衣卫千户高文采并一家十七人,顺天府知事陈贞达,副兵马司姚成,中书舍人宋天显………”</P>

“这些人,全都身死殉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