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亲小人,远贤臣(1 / 2)

“当年秦孝公,在举天下都反对的情况之下依然能够全方位的信任支持商鞅变法,君臣二人携手,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道路之上走出来一条通天大道。”</P>

“可见秦国能变强,不是没有原因的。”</P>

摇摆不定宋神宗:………</P>

赵顼看着摊在御案上的流民图,不禁露出一抹苦笑。</P>

….</P>

“我们再看看变法派之中的主要负责人,也就是王相公你。”</P>

王安石:???</P>

乔姑娘这是何意?</P>

这变法条陈就是他所提出来的,他绝对是变法改革的强力执行者。</P>

他就是为了变法而生的。</P>

直播间中仍在继续:</P>

“王相公的变法条陈,是在之前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新型变法,虽然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失败了,可他的改革得到了朝中许多重臣的支持,哪怕失败,却仍不失为一代名臣。”</P>

“可缘何王相公就落得一个变法失败,人心尽失,像欧阳修、富弼、韩琦这等曾经支持过庆历新政改革的名臣也不愿意去支持变法,反而站在了王相公的反对面。”</P>

“这与王相公本人,也是有一定关系的。”</P>

“王相公在新法推行的过程之中,无论是态度还是手段,都太过于强硬,你一贯所施行的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P>

“只要有一个反对你新法推行全国的,你都会对其大力打压。”</P>

“比如欧阳修认为新法推行全国,实是操之过急,你便说他修擅附流”,导致欧阳修未到退休年龄就告老还乡。”</P>

“比如吕公着对变法提了一点小意见,你把他比作“四凶”,直接罢官了事。”</P>

“比如富弼因为反对青苗法而辞去相位,你却认为这等惩罚尚且不够,应当加大其处置,以作朝堂警示。”</P>

“诸如此类的,还有许多。”</P>

“于是乎,欧阳修归隐临泉、韩琦告老还乡、司马光罢官着书、富弼辞职不仕………”</P>

“人家都是化敌为友,而你是化友为敌。”</P>

“真的,王相公,你这本事真的是绝了!”</P>

“为了变法,你真可谓是六亲不认,谁反对就把谁给贬出京,哪怕是给新法内容提出一点可以改善的小意见,也会被你认为是在挑衅新法,意图颠覆朝堂。”</P>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P>

“这句话绝对能代表了你王相公变法的决心,可同样,它也预示着变法必然会以失败而告终。”</P>

“原本大宋朝堂之上,还有如欧阳修、苏轼苏辙、富弼、韩琦等贤人名臣倍出,可在你推行变法之后,一个个不是被贬谪出京,就是被迫致仕还乡。”</P>

“取而代之的,是你给自己招蓦的变法新团队,蔡确、章惇、吕惠卿、蔡京、蔡卞……。”</P>

“这些人,真的,我也不想告诉你实情,但这其中,至少一半是小人,这样的人当朝执政,啧啧啧…..也难怪变法会失败。”</P>

“我们都知道,在朝堂之上,一贯皆是以平衡为主,而因为你要推行变法,所以对反对派们实行了毁灭性的打击,偏听则暗,完全性地排除异已,不允许有人跟自己唱反调。”</P>

“这也导致了明明是利国利民的变法革新,却被因此演变化成了朝堂党争,变法派与反对派,因此成了仇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