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看着手中那来自后世的纸币,原本还想要模仿一二,毕竟这年头,金银难得。</P>
而纸币,只要多印一点不就行了。</P>
你想,朝廷只要印发一些纸币,便能控制天下经济,这种成本低,又能获得大量好处的事,谁不动心?</P>
他们蠢蠢欲动,满心期待地听着直播间中关于纸币的介绍。</P>
结果,就这?</P>
纸币居然还不能多印?</P>
多印一点就会导致货币贬值?</P>
还有什么通货膨胀?</P>
这是不是有点太夸张了?</P>
直播间中还在继续:</P>
“不止是大明宝钞,大宋交子也是一样的。”</P>
“一旦滥发纸币,就会造成货币贬值。”</P>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原因?”</P>
“因为信用啊!”</P>
大明朱元璋:咱听不懂,咱就是发行个大明宝钞,怎么还跟信用扯上关系了?</P>
大宋赵顼:乔姑娘请再说得简单详细一些!</P>
“行,那我再说得细一些!”</P>
“无论是交子、宝钞还是银票,像这种纸币发行,虽然是一种国家强行推行的货币,但是发行纸币必须要有面额相当的准备金。纸币要有信用,就要允许百姓用纸币向国家交换黄金、白银。”</P>
“像之前的大宋朝,它在发行初期,就是有准备金的,但是随着后来周边战事崛起,朝廷用钱紧张,从而导致纸币滥发,其滥发的额度远远超过了准备金的数量。”</P>
“所以导致了通货膨胀,也就是货币贬值的情况出现。”</P>
“据《宋史·食货志》记载,绍圣年间,每界“交子”增发的数量,少的有几十万缗,多的有数百万缗,远远突破了朝廷原来确立的发行限额。”</P>
“由于朝廷缺乏发行限额的限制,所以导致了交子不断贬值,到了宋哲宗元符年间换界发行时,新旧交子的比价已经上升到1∶5。”</P>
“这也就是说,同样面值的纸币,五缗旧交子,才能换回缗个新交子。”</P>
“这不就是滥用国家信用,从而导致的金融崩溃吗?”</P>
“一旦交子失去了信用,那它也就失去了在市场之上流通的价值,到了徽宗时期,王安石变法阵营的骨干成员蔡京同志,为了应对边疆战事,和稳定朝局,更加肆无忌惮地大量印刷纸币。”</P>
“发行量由125万缗增加到两千多万缗,而且没有准备金,直接导致价值一千钱的纸币,只能当作十个钱来用。”</P>
“信用彻底崩塌,使得民众在交易时拒绝再接收纸币,而手头上有纸币的人也都千方百计地将其兑换成铜钱,有的甚至将铜钱压在箱底存起来。”</P>
“纸币到了这里,可以说是彻底成了一张废纸,国家经济彻底崩溃,北宋王朝也在这种风雨飘摇的状态之下,走进了历史深处。”</P>
王安石:………</P>
大宋赵顼:………</P>
大宋朝所有皇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