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4(2 / 2)

长篇南河 司空城 860 字 10个月前

月亮周围,蓝天白云,比白天的好看,更深的蓝,镶金的云,云不多,分布成连接状,像灯笼下方围绕的那种图案。</P>

老曲爷说他最喜欢这样一句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P>

立本悠悠信步,观赏着往东走。那是去挖野菜割草的路,月亮看上去与太阳大小一般。立本知道月亮不发光,是折射了太阳的光,光被吸收了一些,反射减弱。月亮是夜晚的,恰如其分。它和太阳一起构成了冷暖光阴,陪伴着人类。立本吟诵:“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P>

流水有一段平缓开阔,浮着彤彤的圆镜,镜面映上了风的影。</P>

这路在晚上没走过,如今心里放松,多走了很多。</P>

水在夜晚看不见底,看了很久,从东边的沟旁往回走。</P>

进家,爸妈没有睡,在说话儿,问立本看月啦,立本说今天月亮真圆呐。月亮平时也有,也圆,但和今天不一样,人的情绪与月光融一起了。节日是一种仪式,老人说。</P>

立木回来了,爸问:“你上哪了?”</P>

小丽抢着说:“又上大叔家了!”</P>

“人家不睡觉哇?”妈说。</P>

立木说:“挺多人呢。”</P>

妈问:“干什么?”</P>

立木说:“唠嗑。人家换的大灯泡,可亮了。”</P>

小丽羡慕,“下次带我去呗。”</P>

“睡吧,明天别起不来。”爸说。</P>

入夜,天凉,开的小窗也得关上。冷空气从高远之地如同千军万马行进,它们是昼伏夜行。小镇边角,虽未至亦有余波风息。晚上最低气温十几度了。大人对温度注意,小孩子只知道看天,嘈嘈热了冷了,不问具体温度,睡着了就更不问了。</P>

老人在说,早晚开始凉了,基本是这样吧,一年四季嘛。</P>

纸条:认识有两种,一种是反复调整校正达到准确,一种是尝试—记忆—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