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就是几天过去,孙绍祖如愿以偿去到了前线,而朱景洪则仍是留在总督行署。</P>
因新一轮会战开始,宁焕祥亲自去到了前线督战,所以这总督行署就没几个人。</P>
而随着战线的推进,总督行署的位置也在不断变化,如果这次会战成果显着的话,行署显然又要继续往西北移动。</P>
事实上,朱景洪在行署也没待两天,就去了北四卫和京营步军营地。</P>
他们负责押送粮草军械,大多数时候都在赶路途中,所以朱景洪也很久没看见他们了。</P>
和骑兵将领们一样,因为战事总体进展迟滞,北四卫和京营步军的这些人,对宁焕祥也是怨声载道。</P>
朱景洪一到场,就听了这些人的满腹牢骚,一个个就建议他说服宁焕祥改变想法。</P>
而朱景洪能做的,也就只能是安抚众人,并告诫他们做好战备,保证能最快投入战斗。</P>
再说北线方向,随着战事展开,各部大军都动了起来。</P>
北线骑兵约有一万五左右,人员构成极为复杂,基本是各部族抽调的军队,相互之间配合也非常散乱。</P>
这是孙绍祖观察几天后,感受最深刻的情况。</P>
当然了,这些人是跟京营比才显得差,好在他们面对的准噶尔军队,比起他们指挥体系更是混乱。</P>
“这么久了,人都还没到齐,这帮蠢材简直是拖后腿!”</P>
说这话的,是安西行都司都指挥同知周全辉,此人负责指挥北线各部族。</P>
按道理说,北线应该由王子腾来指挥,可安西行都司主力被拖在扎萨克等国,让他根本不敢抽身过来。</P>
而此时周全辉痛骂的,正是北线各部、盟的将领,眼下是要把他们召集到一起,迎接宁焕祥并聆听他的训示。</P>
南边打得很激烈,京营和青海行都司的军队,已跟准噶尔军队多次交手,且已取得还算不错的战绩。</P>
显然前期的“失利”,已让南线各部知耻而后勇,所以才会更加注重歼敌。</P>
只不过,这仍是战役上的胜利,从全盘来看双方仍处焦灼态势。</P>
如今南线打得可以,宁焕祥便选择来北线亲自督战,只为榨出这些“杂牌军”的最大价值。</P>
“大人,他们这些人散漫惯了,短时间可难改得了这些毛病!”孙绍祖平静答道。</P>
此前他在安西行都司做指挥使,和周全辉之间熟悉得很,所以才会说几句真话。</P>
在塞外混迹那么多年,孙绍祖非常了解部盟抽调的这些军队,战斗力是何等的拉胯。</P>
对此,朝廷本身也无意改变,这些军队若是强了,对朝廷的威胁也就上来了。</P>
在宁焕祥赶到时,北线各部将领并未全部到达,于是周全辉当众爱挨了一顿痛骂。</P>
紧接着宁焕祥开始分析敌情,并再度申明自己的主张,以及对下传达自己的作战计划。</P>
他却没有注意到,孙绍祖悄悄的离开了现场,去跟他的卫队千户闲聊起来。</P>
说是千户,其实宁焕祥的随行卫士,也就一百多人而已。</P>
“这些天可累坏了吧?”孙绍祖递出了一壶酒。</P>
酒绝对是好东西,可以快速拉近人的关系,何况孙绍祖和这人还挺熟。</P>
接过酒壶后,千户郭兴答道:“可别提了……这几天到处跑,少说也跑了上千里,人困马乏啊!”</P>
“宁总督都没说累呢,你可别不知好歹!”孙绍祖笑着答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