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延安府(1 / 2)

明末乞活 好大一只乌 1519 字 7个月前

几条大沟从汾河打到农田,一大早上,巨大的木制水车踏板上,一百多个青壮小伙子喊着号子奋力踩踏起来,十多米高的水车转轮巨人一样探进了发源汾河的湖水中,带着泥土浑浊的湖水立刻被从转轮中抽取出来,滚滚流淌到大沟中,眼见着,这股救命水滋润了干涸的土豆田,昨日烈日暴晒了一天,都有些发蔫的土豆叶子很快又变得绿油油起来。

劳动有时候还真是令人快乐,两个千人队的青壮还有以生产队为编制六千多老弱妇女劳动力蜂拥而出,唱着陕北劳动的号子进入田中,松土,施肥,除去杂草,最重要的是除鼠,这些流窜不停的小耗子如果不严打,造成的损失可是相当惊人的!

大片大片的农田旁边,是一条颇为笔直的黄土路,一百多个骑士极速的奔驰着,中间夹着五辆马车,后面跟着二十辆清泉卫独特的风景,三轮人力车!每辆车上都装的满满的箱子,三轮车上除了骑手还额外坐着两个人,一方面充当替换,另一方面也是做为保镖,车上拉的都是卫所的产出,如重头戏的香皂,还有不少书本,官衙织布局纺织出来的土布棉布,还有不少成衣。

没有骑马,宋青书陪着采薇还有李裹儿一块坐着马车,这种马车也是特制的,仿照欧洲那种四轮马车,在华夏,四轮马车一般都是贵族出殡的灵车,宋青书这么使用是违制的,不过陕西已经乱成这副模样了,也没人管他。

照比两轮马车,四轮马车无疑稳定了好些,车底下还安装着宋青书设计,后世的减震弹簧,车轮外延还包裹着一圈牛皮制成的轮胎,虽然是死胎,终究比纯木头轮减震许多,慢速度奔驰的马车跑的无比平稳,让人感觉很惬意。

不过宋青书心情一点儿也不好,瞅着那水车怎么看怎么都别扭,因为那玩意是李信设计制造的。

“不就一个破轮子吗?等小爷研究出抽水机,比死你丫的!”趴在车窗,宋青书一肚子酸溜溜的嘟囔着。

“知道哥你最能了,不过能不能请你关上窗子!墨都要吹撒了!”

清泉卫距离延安府快九十多里,这段时间携带两个妾室坐着舒适的四轮马车,无疑是件很暧昧很浪漫的事儿,这期间玩个车震,双飞什么的,简直太方便了,奈何之自己车上爬上来个糟老头,还把自己家俩妞给征用了。

汤若望红色的头发乱糟糟的,活像是个科学家怪人,忙忙叨叨的不断把一大捧乱糟糟的手稿挑挑捡捡,采薇和李裹儿则是把他挑选出来的手稿抄写在书卷上。

宋青书答应给汤若望办一场讲经会,又激起了汤若望无比的宗教狂热,不过这年头《圣经》还没有汉译本,就算有一些也不过是当时文人杂乱记录的些只言片语,有的自己都自相矛盾,根本不成体系。

佛教有《大乘经》,《华严经》,《大藏经》等一大堆,道教《道德经》,《抱朴子》等等也有自己完善的体系,要在大明传教,没有自己的经书怎么行,把在西安城和宋青书一起划拉出的玩意收拾收拾,汤若望是下定决心,要自己弄出第一本汉译本《圣经》来。

这可苦了宋青书了,看着采薇埋头苦抄还不忘了把墨水瓶往自己面前摆正了点,宋青书又是郁闷的拉上了窗帘,很葛大爷瘫把自己往里堆了下。

早知道就不带这货来了,宋青书悲催的在心里嘟囔着,冷不防呼啦的一叠手稿又是扔到了他面前,已经有些着魔了的汤若望含糊的嚷嚷着:“别闲着,抄!”

“什么?我也得抄?”指着自己鼻子,宋青书火急火燎就弹了起来。

…………

从清泉卫到延安府是四十五公里,这个时代也就大约九十里地,要是开车的话一个小时就到了,奈何这个时代马车与骑兵实在是慢了点,别说还有二十辆满载货物的人力三轮车,早上六七点钟出发,一直到中午快十二点了,这才赶到延安府。

还是那沧桑,满是伤痕的土黄色城墙,经历了上一次浩劫,到现在这个黄土高原大城还没有恢复元气,人口就剩下两万出头,人影稀稀落落,显得颇为破败。

不过也正因为农民军把活不下去的那些贫民都卷走了,这时候城内的生存条件还算好了点,一些举家逃亡或者被罗汝才张献忠等杀了的地主家土地被洪承畴分给贫民耕种,稍微缓和了下严酷的社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