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语清点购买的物品。</P>
庄志翔喝完水说到:“看看还需要什么我再去买。”</P>
李星语看了看厨房:“这次作料米面买的多,够用好久了,没有别的需要的了。”</P>
确认无误后,司机与跟车随庄志翔一起卸货。</P>
李星语收拾好厨房,则回到她二楼的小桌前,又开始抄写那篇自己都看不懂的字,写了两遍便右手斜撑,闭上眼睛。</P>
这便是她每天休息的时候,几乎天天如此。</P>
庄志翔卸完货每次路过窗前都能看到她斜撑睡着的样子。</P>
想为她披件衣服,可现在是三时区转四时区时间,温度逐渐升高。</P>
有些不太合适,又容易惊醒她。</P>
想去做点什么吧,却发现,她与那些帮忙的早已经打理好了一切。</P>
唯有到大家休息的地方,看看谁睡觉不老实,才是他能做的。</P>
而在二楼休息室门口,正好能看到对面李星语单手撑头睡着的样子与暗淡的西方大日。</P>
就这么一直坐等,等到正四时区,等到小家伙们都睡醒。</P>
关心无从下手,让他心里多少有些不是滋味。</P>
小家伙们起来后,他便安排起当天第二顿饭,饭菜都在保温箱里,李星语在他出去时就做好了,只需要端出来。</P>
李星语给小家伙们安排的饮食,哪些是谁吃的他也清楚,所以,这事上没再让李星语操心。</P>
大陆终日的环境,平时没有夜晚,哪怕是最暗的三时区,也和一时区的阴天差不多。</P>
街道上,广场上无论什么时候都有人在走动。</P>
有人走动,就意味着随时都有人会来收容所。</P>
不过相处多年,街坊邻居都知道小家伙与李星语他们的作息。</P>
不会有人来刻意打扰。</P>
也有例外。</P>
偶尔有来自远处的陌生人,想来帮忙,却不知道他们生活节奏的。</P>
便会冒昧打扰到他们。</P>
今天还好,没有人打扰。</P>
吃完饭,便是小家伙们劳作的时候了。</P>
起初刚到轩南村收容所的时候,工会补助并不足够整个收容所的开销。</P>
即便够,也不会使赵奕他们生活的这么滋润。</P>
不过工会补助占了大头是无疑的。</P>
另外一部分开销完全来自李星语和庄志翔的工资了。</P>
身为支教,其实工资也不高,而且,工资也是从工会拿的。</P>
在这待久了九年,庄志翔和李星语压根没存到什么钱,工资全花在这十六个小家伙身上了。</P>
当时买米面粮油钱不够,庄志翔常常掏出了自己以前冒险时赚到的钱去垫付。</P>
于是越垫越多。</P>
李星语得知以后便不让他在自己掏腰包了。</P>
庄志翔却不同意,说吃喝不能少小家伙们的。</P>
李星语依旧不让,说她会想办法。</P>
果然,没多久她就联系到了附近几个剪纸贴商标的厂商,向他们要了点不怎么重要的订单。</P>
作为收容所每天劳作的目标,让赵奕这些小家伙贴贴简单的商标,剪剪纸什么的。</P>
起先那些厂商还不同意,这不雇佣童工么。</P>
正常的孩子也就算了,他们心里还好受一些。</P>
收容所的孩子可是各个有缺陷,体质弱,不怎么能劳作的。</P>
听李星语解释,这既是教育小家伙们以劳动换取报酬的理念,又是为了补贴收容所。</P>
最重要的是,她向工会要到了这个申请同意书,把这些单位视为为合作者。</P>
听到有工会的同意书,这些厂商才同意下来。</P>
后来发现,这个合作还不错。</P>
既为这些单位省了一两个人工问题,又解决了收容所开销不足。</P>
劳作不多,十六个小家伙最多的时候也就干两三个成年人的活。</P>
其中有大半还是李星语和庄志翔完成的。</P>
赵奕他们纯粹觉得好玩。</P>
唯有现在年龄稍微大一点了大姐卢巧生,二哥李长生,三姐呐阳,四哥成南才懂得其中道理。</P>
每次劳作时也比这些弟弟妹妹们认真的多。</P>
李星语的这个点子当时还被工会重视,发了一笔额外的补助金。</P>
其理念也由此转达其他村镇收容所。</P>
而那些合作的厂商老板也美滋滋的。</P>
因为有时候忙了,那些不怎么重要的订单积压起来没人干也麻烦,收容所正好为他们解决了这一问题。</P>
最重要的是,收容所要的人工费用只有正常工人的一半,还不用交福利。</P>
一年下来为他们也省了不少钱。</P>
于是这些老板有空闲了,也会送许多吃穿用品,算个人捐赠,也算额外补偿给收容所的。</P>
李星语和庄志翔自然知道这些老板的好意,可那些送过来的东西大多数都是小家伙们用不上的。</P>
用不上便没有收,用的上的他们倒是没客气。</P>
九年下来,一点一点积攒,使得收容所除了日常开销,还有了结余。</P>
这便是经营之一了。</P>
而一些劳作,对这些小家伙确实定下了很好的劳动意识。</P>
收容所的玩具,体魄训练的简单器械,食堂各种烹饪用工具都是结余的钱购置的。</P>
当然,也有李星语暗中贴的许多。</P>
只是他们不知道罢了。</P>
而作为支教,不仅仅是养活这些小家伙这么简单。</P>
一言一行都得注意,引导这十六个小家伙思想上的成长。</P>
如今赵奕与赵延也逐渐明白劳作的重要性,与最大的四个哥哥姐姐们专心贴商标。</P>
看着逐渐懂事的赵奕等人,庄志翔与李星语的笑容比平日里更灿烂。</P>
活不多,大家很快就忙完。</P>
这类杂事永远是阿爸在收尾。</P>
只有厨房与餐厅的事才是李星语在忙。</P>
赵奕他们此时正等在门边,等待卖冰的小车路过。</P>
四时区到一时区依然在逐渐升温,而且温度会有点高。</P>
身披羽翼的翼人不怕冷,却有点怕热。</P>
最热的一时区便不会休息,得出来活动。</P>
活动只会更热。</P>
而推着制冰车的夜幽族大叔吆喝声早就从村头传来。</P>
每天固定时间到收容所路过。</P>
摸透了这种固定规律的赵奕他们,都会提前等待。</P>
当吆喝声音到门口,庄志翔便来到门边,给赵奕他们买两箱方方正正的小冰块。</P>
放到保温箱里,等一时区正午降温用。</P>
而这一过程,李星语会全程安静看着,似在思考,似在发呆。</P>
天天买冰也不是个办法,庄志翔本想买个制冰机,这样时间一久,能省不少钱,但是李星语没同意。</P>
说这是生活的规律与节奏,如果买了制冰机,赵奕他们就不会每天这个时间到门边等待了。</P>
庄志翔一时语塞,说的他都想起了小时候天天路过门口卖烤地瓜的老大爷,一时间还真没法反驳。